某白酒制造企业2006年年终所得税申报中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其中弥补1999年度发生的亏损5万元),按18%的税率计算缴纳所得税0.36万元;经某会计师事务所审查该企业2006年有关业务处理如下: (1)本年度大修设备预提修理费30万元计入预提费用,发生修理支出15万元。 (2)本年度按税法规定的折旧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300万元,其中包括年初一台自制设备的折旧额(其价值20万元已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 (3)本年收回2000年已确认的坏账12万元,已调整增加坏账准备金。 (4)

题目

某白酒制造企业2006年年终所得税申报中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其中弥补1999年度发生的亏损5万元),按18%的税率计算缴纳所得税0.36万元;经某会计师事务所审查该企业2006年有关业务处理如下: (1)本年度大修设备预提修理费30万元计入预提费用,发生修理支出15万元。 (2)本年度按税法规定的折旧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300万元,其中包括年初一台自制设备的折旧额(其价值20万元已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 (3)本年收回2000年已确认的坏账12万元,已调整增加坏账准备金。 (4)广告费84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 (5)外购一项专利权支付200万元,本年计入费用40万元。 (6)收到保险公司无赔款优待款2万元,计入其他应付款。 (7)发生尚未完工的工程借款利息4万元,计入财务费用。 (8)本年税前弥补1999年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5万元。 (9)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3万元,取得国家指定用于设备更新的补贴收入3.5万元。 (10)企业用库存商品一批对乙企业投资,双方协议该批商品价格58.5万元(含增值税),该批商品账面价值30万元。 (1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2年,一次性支付租金30万元,已经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要求: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06年汇算清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本年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为3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0%,本年度发生超标广告费用6万元,分得联营方税后利润5万元(双方所得税税率一致),发生各种资产减值准备4万元,在上述条件下,该企业本年度所得税费用计算错误的有()

A.30万元

B.20万元

C.27万元

D.25万元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税务代理人员在对某内资企业报送的2005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查时,发现企业申报2005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销售折扣和折让400万元,账簿资料反映其他业务收入600万元,利润总额1000万元,除以下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符合税法规定要求或已按税法规定进行了纳税调整。

(1)“应收账款”年初余额3200万元,年末余额4500万元,“应收票据”年初余额200万元,年末余额15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90万元,年末余额200万元,2005年发生坏账10万元(已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收回2004年前已冲销的坏账损失20万元。

(2)“销售费用——广告费”28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企业广告费扣除比例为2%。2004年符合条件的广告费超过扣除限额的余额为30万元。

(3)“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105万元,2004年符合条件的业务招待费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为20万元。(4)“应付工资”本年贷方发生额合计560万元,该企业全部职工510人,其中企业福利人员10人,全年提取工资12万元并全额发放。该省规定的计税工资扣除标准为每月人均800元。

(5)企业已按规定比例和年度发生的工资总额提取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其他应付款——应付工会经费”账户无借方发生额。

根据所给资料,依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该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23.25 B、100 C、176.75 D、103.5

(2)对该企业的广告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 12 B、 38 C、 78 D、 108

(3)对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75.4 B、76.2 C、77.4 D、79.2

(4)对该企业的工资支出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 68 B、 58 C、 70.4 D、 60.4

(5)对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78.4 B、11.2 C、9.86 D、0

(6)该企业2005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万元。 A、428.70 B、432.40 C、441.90 D、455.57


正确答案:
答案:(1)D(2)D(3)C(4)A(5)B(6)D   
   解析:   
(1)会计上已提坏账准备=200-90+10-20=100(万元)。   
税法上允许提取的坏账准备=4500×5‰-3200×5‰+10-20=-3.5(万元)。   
该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00-(-3.5)=103.5(万元)。   
(2)广告费扣除限额=(8000+600)×2%=172(万元)。   
广告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0-172=108(万元)。   
(3)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8000+600-400)×3‰+3=27.6(万元)。   
业务招待费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05-27.6=77.4(万元)   
(4)计税工资扣除限额=500×800×12=480(万元)。   
已提列入成本费用的工资额=560-12=548(万元)。   
该企业的工资支出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548-480=68(万元)。 
(5)应付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480×14%=67.2(万元)。   
应付福利费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560×14%-67.2=11.2(万元)。   
(6)企业提取的工会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60×2%=11.2(万元)。   
提取的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60×1.5%-480×1.5%=1.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103.5+108+77.4+68+11.2+11.2+1.2=1380.5(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380.5×33%=455.57(万元)。

第3题:

某公司本年利润总额为46万元。上年度亏损1.7万元;本年度已列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70万元(按规定应按销售额1250万元的5%以内在费用中开支);长期投资收益8.5万元,被投资企业已按15%交纳过所得税。本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试计算该企业本年度应交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1250*5%=62.5(万元)
8.5/(1-15%)*(25%-15%)=1(万元)
[46-1.7+(70-62.5)]*25%+1=13.95(万元)

第4题:

某商业企业2008年度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经营业务如下:

(1)商品销售收入为82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4万元,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76万元;

(2)全年商品销售成本470万元;

(3)按规定缴纳的增值税9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6.30万元,教育费附加2.70万元;

(4)发生营业费用50万元,管理费用40万元;

(5)营业外支出中列支48万元,分别是:公益捐赠40万元,赞助当地一足球队6万元;缴纳税收滞纳金2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以及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总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该企业公益捐赠所得税前扣除额;

(3)计算该企业所得税前营业外支出应纳税调整额;

(4)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
(1)利润总额=(820+4+76)—(470+6.30+2.70+50+40+48)=283(万元) 
(2)该企业公益捐赠所得税前扣除限额=283×12%=33.96(万元) 
该企业实际公益捐赠40万元,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所得税前不得扣除。该企业公益捐赠所得税前扣除额为33.96万元。
(3)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 
超过公益捐赠扣除限额的捐赠额、各项赞助支出、税收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40—33.96)+6+2=14.04(万元) 
(4)该企业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283(会计利润)—4(国债利息免税)+14.04(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293.04(万元) 
(5)该企业2008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293.04×25%=73.26(万元) 

第5题:

某白酒酿造公司,2003年度实现白酒销售收入7400万元、投资收益180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及税金等共计733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全年实现会计利润170万元,已按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56.1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以下问题,公司据此按税法规定予以补税。

(1)“投资收益”账户记载的180万元分别为:取得被投资企业的分配支付额超过投资成本部分的金额116万元(其中含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60.8万元,被投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4%);取得境外分支机构税后收益49万元,已在国外缴纳了30%的企业所得税;取得国债利息收人为15万元;

(2)2003年4月20日购进一台机械设备,购入成本9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折旧,期限为10年,残值率5%,企业将设备购入成本一次性在税前作了扣除。

(3)12月10日接受某单位捐赠小汽车一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企业未列入会计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的通过非盈利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60万元和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20万元,已全额扣除。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公司予以补税所涉及的内容

(1)计算投资收益共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机械设备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接受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对外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1)投资收益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60.8÷(1-24%)-60.8+49÷(1-30%)-49-15=80-60.8+70-49-15=25.2(万元)  
(2)外购设备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0-90×(1-5%)÷10÷12×8=84.3(万元)  
(3)接受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8.5=58.5(万元)  
(4)向贫困山区捐赠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60+20-(170+40.2+84.3+58.5)×3%-20=60+20-10.59-20=49.41(万元)  
(5)公司2003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5.2+58.5+84.3+49.41)×33%-80×24%-70×30%=71.75-19.2-21=31.55(万元) 
或者:公司2003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70+25.2+58.5+84.3+49.41)×33%-56.1-80×24%-70×30%=127.85-56.1-19.2-21=31.55(万元) 

第6题:

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1)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万元(被投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2)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3)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企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930万元

B.该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150万元

C.该企业本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212.5万元

D.该企业本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232.5 万元


参考答案:AD

第7题:

某商贸企业2006年度自行核算实现利润总额40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有关情况如下:

(1)在成本费用中实际列支了工资薪金400万元,提取并列支了相应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74万元,取得《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该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当年经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核准的工效挂钩工资总额为350万元,实际发放工资总额380万元(其中,经批准动用以前年度工资结余30万元,其对应的附加三项费用已在相应年度扣除);

(2)4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为2年,一次性支付租金40万元,计入了当期的管理费用;

(3)该企业根据需要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l%提取了坏账准备金。上年末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40万元,本年实际发生坏账损失8 000元,本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00万元。上述业务,企业均按会计制度进行了核算处理,并补提了坏账准备金。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为5‰;

(4)从境内A子公司分回股息76万元,A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4%;从境内B子公司分回股息33.5万元,B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33%.分回股息尚未计入利润总额;

(5)企业2005年自行申报亏损80万元,后经税务机关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工资和三项经费应调整的所得额;

(2)计算租赁设备的租金应调整的所得额;

(3)计算坏账准备金应调整的所得额;

(4)计算子公司A、B分回的投资收益应调整的所得额;

(5)计算该企业的纳税调整后所得;

(6)计算该企业当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工资扣除限额是380万元,计入成本费用的是400万元,所以工资以及三项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380+(400-350)×(14%+2%+2.5%)=29.25(万元)
  (2)租赁设备的租金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40/24×9=25(万元)
  (3)会计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1%-240×1%+0.8=1.4(万元)
  税法应提取坏账准备金额=300×5‰-240×5‰+0.8=1.1(万元)
  坏账准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1.1=0.3(万元)
  提示:会计上是采用备抵法计算本年增提金额的,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企业实际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期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税法上增提的部分=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期初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经核销的坏账〕
  (4)子公司A、B分回的投资收益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1-24%)=100(万元)
  从境内B子公司分回股息是不用补税的,不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该企业纳税调整后所得=40+29.25+25+0.3+76+33.5=204.05(万元)
  (6)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204.05-33.5+76÷(1-24%)×24%-(80-30)=144.55(万元)
  该企业当年应纳税额=144.55×33%-76÷(1-24%)×24%=23.70(万元)

第8题:

某公司本年利润总额为50万元。上年度亏损2万元;本年度已列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5万元(按规定应按销售额1200万元的0.3%以内在费用中开支);国债利息收入4万元。本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试计算该企业本年度应交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业务招待费限额:1200*0.3%=3.6(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50-2+5-3.6=49.4(万元)
应纳所得税:49.4*25%=12.35(万元)

第9题:

某工业企业在2008年汇算清缴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对有关收支项目进行纳税调整后,将全年会计利润500万元调整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已缴纳所得税额为150万元。税务部门在税务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以下几项业务事项:

(1)4月,该企业购入机器设备一台,购置总成本80万元,使用期为10年,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残值比例按5%);

(2)6月,该企业为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问题,直接向某小学捐款50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作纳税调整;

(3)7月,该企业将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贷款利息、10万元计入当年财务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作纳税调整。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以及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企业当年设备折1日税前扣除额;

(2)计算该企业当年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额;

(3)计算该企业当年建工程贷款利息税前扣除额;

(4)计算该企业当年应补税的所得额;

(5)计算该企业当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
(1)纳税人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
计算该企业当年设备折旧税前扣除额=80×(1-5%)÷10÷12×8=5.07(万元) 
(2)直接向某小学捐款50万元,不属于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3)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贷款利息lO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4)该企业当年应补税的所得额=(80-5.07)+50+10=134.93(万元)    
(5)该企业当年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134.93×25%=33.73(万元) 

第10题:

某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季预缴,其在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在本年度最终计算的应纳税税所得额为60万元。该企业应补缴的本年度企业所得税为( )。

A.13.2万元

B.19.8万元

C.6.6万元

D.33万元


正确答案:C
每季预缴税款为40×1/4×33%,共预缴13.2万元,年终汇算税款为60×33%,即19.8万元,应补缴两者之间的差额。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