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弹性系统原则,当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时,如果教育投资水平不低于国际水平,则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教育投资应增长()。A、3.1%B、2.1%C、1.21%D、1.5%

题目

根据弹性系统原则,当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时,如果教育投资水平不低于国际水平,则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教育投资应增长()。

  • A、3.1%
  • B、2.1%
  • C、1.21%
  • D、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参考答案:C

第2题:

生均经费指数是指()

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

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


参考答案:B

第3题: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应遵循哪些原则()

A、增长原则

B、超前增长原则

C、减缓与稳定原则

D、弹性系数原则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要确定教育投资在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寻求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首先必须确定()。

  • A、教育投资总量
  • B、教育产出量
  • C、国民收入水平
  • D、国民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A

第5题:

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

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

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

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参考答案:C

第6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资料分析计量,1983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

A.5.7%

B.6.0%

C.4.0%

D.5.0%


参考答案:A

第7题:

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富态指标

D.势态指标


参考答案:A

第8题:

如果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是30亿美元,人口数为1亿,折旧为10亿美元,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元。

A、3;

B、30;

C、2;

D、20。


参考答案:B

第9题: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现已达到()美元。

  • A、300美元
  • B、500美元
  • C、800美元
  • D、1000美元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论述中国生均教育投资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的原因。


正确答案:中国大中小学生均经费与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状态,大中小学生均经费差别相当大,具体为1:6:66.5。而发达国家或亚洲发展中国家,都不像中国有这样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很长时间内忽视对小学教育的投资,长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格局不能解决。教育投资比例直接影响着生均经费,所以必然出现小学生均经费大大低于大学生均经费。
(2)中国人口年龄构成轻,属轻型结构,义务教育和成人初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过大,普及初等教育人口数量多,在有限教育投资总额度内,平均水平必然低下。
(3)中国教育投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由国家包起来的体制还没有根本解决。
(4)还有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