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题目

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的“政府治理制度”?


正确答案: (1)政府治理理论的核心是把人看做社会人,把对物和生产工具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社会因素管理上来,挖掘人的内在心理动力。
(2)政府治理理念的内容是科学合理的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确认它们之间的互助协调、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协调、合作、互动中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3)对“治理理念”下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来说,管理主体是多元的,是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协商互动的管理网络体系。
(4)政府治理理论是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制度设计。

第2题:

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是如何定位的?


正确答案: (1)社会角色--教师是现存教育制度的维护者和现有文化的传递者;教育改革者;改革的行动者。
(2)学校角色--教师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
(3)课堂教学角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学生的“领导者”以及“心理保健师”。
(4)自我职业角色--反思型实践者。

第3题: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参考答案:

近代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历史的分期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知和说明,近代文化的状貌也只有同传统文化相对比才能得到真切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质的两种文化,这种不同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农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它传入中国后必将对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巨大的冲击,最终的结果是动摇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当西方文化传播进中国后,必然要引起封建势力的顽强抵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从封建的伦理纲常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出发,是很难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正如近代思想家严复在分析中西文化之异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洲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重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为天数,而西人持人力。”由此可见,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是全方位的。因此,自明末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一天也不曾停止过。而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入变得更加激烈。譬如人所熟知的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修铁路之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派遣留学生之争,以及再后来的剪辫易服之争等等,都惊动了朝野上下,红墙内外。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大规模的、深刻的、全方位冲突的总爆发。
与中西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也贯穿近代社会始终。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主体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提出的“泯中
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的思想,严复主张“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孙中山则强调说“发扬吾国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与诸民族并驱与世界”。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19世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接着冯桂芬在《校宾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洋务运动中,则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说在对三纲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及正统儒学决不触动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用中学来包融西学。由此可见,在洋务运动以前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是不得以而为之。文化的融合是低层次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随着对西学的介绍和西书的翻译的日渐增多,从洋务派中蜕化出一批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把“洋务”从原来狭小的范围,扩大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并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张效仿。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的启蒙思想家们终于振臂崛起,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把西方进化论、民权论及各种政治社会学说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广泛地介绍传播。积极地开拓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张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化设施、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和改革。戊戌变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由被动完全转为主动,标志着对西方事物的整合,已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了。在以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理层面。
总之,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文化的应战与选择,一直伴随着近代文化形成的始终。其中,“冲突”与“融合”,是近代文化演进中的两大主题。冲突与融合的种种表现,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即具有一般规律、又极富典型意义的文化特例。


第4题:

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正确答案: (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第5题:

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当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以来,无论在技术方法还是在应用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尤其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60年代的扩张阶段,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西方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分;②。在1969至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3位获奖者中有10位与研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有关,居经济学各分支学科之首。此外,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研究中都应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③。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其他经济数学方法的结合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当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动向看,
其基本特点包括:⑴。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为计量经济学越来越重要的内容;⑵。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主要用于经济预测转向经济理论假设和政策假设的检验;⑶。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从传统的领域转向新的领域,从宏观领域的研究开始转向微观领域的研究;⑷。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规模不再是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人们更喜欢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从总量上和趋势上说明经济现象。

第6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主权在民原则。
2、法治主义原则。
3、分权与制衡原则。
4、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

第7题: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


正确答案: 1.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所有论者都认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发展进行了概括。
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劳动对象: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卫兴华、陆象淦认为,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国际化。常欣欣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资本的增殖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使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8题:

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制度?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司法独立”是西方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发展,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并最终得以确立。为此,“司法独立”原则有其自身积极的一面。首先,“司法独立”原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为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的一个有力武器。它反对封建地主阶级个人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它要求民主与自由、主张通过司法裁决不受来自行政权或立法权的干预,而保障人民的自由。“司法部门既不像立法部门那样掌握钱包,也不像行政部门掌握刀剑。因此,只要司法部门保持独立,不为其他任何一个部门所控制,就能成为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可靠保障。” 其次,“司法独立”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权力平衡的一项重要政治准则,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再次,在普通民事层面,也就是在裁决普通的民事、经济等纠纷时,法院很大程度上会遵循“司法独立”原则行使司法权,基本能做到客观、公正,使得裁决结果能为诉讼各方所接受。
局限性:
1、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2、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3、法律本身的制约。
4、律师制度对司法权的制约。
5、舆论对司法权的制约。
6、自身阶级性对司法权的制约。
因此,西方的司法独立也是相对而言的,它从立法到法官的任免,再到案件裁决的整个过程,无处不体现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司法独立”原则既有它的历史进步意义,又在现实中适应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但同时,“司法独立”原则又有它自身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特别是在裁决那些涉及政治斗争或者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案件时,尽管“司法独立”原则会给司法权这个政治“平衡器”披上华丽的外衣,但它的阶级属性也就暴露无遗了。

第9题:

如何界定西方经济学? 试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学的界定。
(1)时间上,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理论;
(2)地位:流行于西方国家学术界并影响着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
(3)立场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
(4)内容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理论来源:新古典经济学为主的微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并立的宏观经济学;
(6)方法上:主要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法根据理性与自利假设展开演绎分析。
研究对象。
(1)研究由稀缺性所引起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2)具体问题有:微观层面的市场运行、价格决定和调节、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宏观层面的收入与就业决定理论,也就是资源利用理论,包括:经济波动与增长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等。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根本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对个体行为展开研究,假设个体行为是理性的和自利的,通过研究最优化或均衡实现的条件和特征来对现实进行解释,对未来进行预测。
(2)具体研究技术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建立模型;利用数学工具。
(3)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边际分析。

第10题:

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哪些战略?如何看待这些战略?


正确答案: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认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而解决的方法一是直接向穷人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服务、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由于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发展中国家担心对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这种发展战略可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 提供基本需要将导致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妨碍经济增长, 使得满足基本需要战略难以长期推行; 另一方面,提供基本需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它和工业投资一样是生产性的。不过,满足基本需要与工业化和加速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和工业化战略之间有必要,也能够同步实行。因此,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推行的程度,取决于它与促进增长战略的彼此协调程度。如果在可承受的基础上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对进行必要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生产结构转变将有所帮助; 如果安排恰当的基本需要战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那么也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优先战略:工业化优先战略, 是依据工业化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之间、工业化与总产量增长之间存在密切正向联系而提出的, 即所谓“制造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原理。由于重工业是对于整个工业化装备的支持, 实行工业化优先战略的国家, 往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初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 需要农业部门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 将农业的积累转移给工业部门。这种情况能否维持, 能够在多长时期内维持, 在各国是有差别的。
平衡增长战略: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一种平衡增长战略。该战略认为, 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 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发展。因为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或消费情况。而供给方面的平衡增长又需要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业来防止供给短缺现象。从整体化的角度来看, 还需要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否则, 两个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就会急剧变化而不利于工业, 导致经济增长的停顿。“平衡增长战略”有两重性: 一方面, 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 它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
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模式和观点的代表。他认为, 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 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发展某一些工业, 而另一些国家则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发展。不过, 赫希曼的观点也强调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指出尽管同时全面进行的“大推进”模式缺乏现实性, 但在某系列工业部门中也的确存在同时发展或相继先后发展的客观可能性。赫希曼主张, 经济发展中应该首先挑选出相对于其成本来说对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因为发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 而是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和能力。因而, 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致”决策的项目。实际上, 赫希曼主张通过“连续适应”过程来实现发展。这一过程与价格机制的运行很相似, 它通过发展, 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然后着手克服它们。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 它实际上不放弃市场机制, 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率。
进口替代战略: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 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 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分许多阶段。第一个阶段, 也是最容易的阶段, 是以国内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 如服装、鞋帽、皮革制品、木材制品等。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适合生产这些产品, 而且劳动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时并不需要太多的保护。第二阶段是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这时, 就需要有较高的保护, 因为这时的生产规模很大。但是, 这时的保护却可能带来低生产效率和高成本、高价格、高汇价的状况或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 而且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状况也会恶化。此外, 这也会扩大工、农业产品价 格之间的“剪刀差”。同时, 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资本集约型的生产和投资, 也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是, 工业品出口遇到障碍, 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 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工业品的国内需求。
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 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去竞争, 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采用过这种战略, 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种战略下, 政府给予出口补贴、对产出和投入免除间接税、进口投入品免除关税、出口利润免除所得税、规定出口免税期等相关政策优惠。通过促进出口, 解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 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 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