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公式R=p·f进行风险评价时,公式中的f表示()。A、事故发生的概率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C、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D、风险大小

题目

利用公式R=p·f进行风险评价时,公式中的f表示()。

  • A、事故发生的概率
  • 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 C、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 D、风险大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三种因素是:()、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A、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J经济损失

C、S社会影响

D、P人数


答案:A

第2题:

风险计算公式R=f(p,q),其中变量p是指( )。

A.风险量大小

B.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频率

C.风险事件发生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

D.风险规模大小


答案:B

第3题:

一般作业危险性评价公式D = LEC,式中L是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 ),C 为事故可能后果的严重性。

A、事故可能出现的频率

B、危险环境的恶劣程度

C、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答案:C

第4题:

对某项施工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发生事故会造成中度损失(伤害),根据公式R=p*f评价风险等级为Ⅲ一中度风险,则由此推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A、很大
B、很小
C、中等
D、不发生

答案:C
解析:
2018版教材P62
风险等级评估表 1Z201101。 本题因为发生事故会造成中度损失,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是中等。

第5题:

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时,如果危险性分值为R=126,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6,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C=7,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 ( )。

A.相当可能

B.必然发生

C.实际不可能

D.可能,但不经常


正确答案:D
 根据公式R=L·E·C可得L=3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可知当L:3时事故可能 发生,但不经常,所以选D。

第6题:

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中,L代表的是( )。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B.风险大小

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D.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


参考答案:A

第7题:

在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D=L×E×C的方法中,E表示( )。

A.作业的危险性

B.风险发生的概率

C.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D.发生事故的后果


答案:C

第8题: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属于风险半定量分析方法,可用公式:D=LEC表示,其中E代表()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作业危险性等级


答案:B

第9题:

危险源风险评价LEC法的公式为D=L×E×C,其中E的含义是( )。

A、项目重要程度分值
B、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
C、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
D、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

答案:C
解析:
考点:工程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对于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通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法)进行判断。即D=L×E×C,其中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C为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

第10题:

美国的K.J.Graham和G.F.Kinney认为,风险程度由()构成。

  • A、风险源和风险度
  • B、损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金额
  • C、损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所造成的损害的严重程度两个因素
  • D、作业人员暴露与危险环境能够的频度,损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所造成的损害的严重程度三个因素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