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

题目

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0个逻辑记录,用户的0-9记录放在磁盘的第0号存储块,用户的10-19号记录放在磁盘的第l号存储块。假设主存储器中的成组和分解缓冲区大小与磁盘存储块大小相等,读入或写出一块存储块需时间T,从缓冲区取出或向缓存区写入一个逻辑记录需时间t,处理一个逻辑记录的时间为p。那么,当用户程序需要读出7-12号逻辑记录,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逻辑记录分别进行处理后写回原来的磁盘块,若不采用设备管理中的缓冲技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 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旋转一圈的时间为27ms,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48);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49)。

A.243ms

B.246ms

C.254ms

D.280ms


正确答案:B

第2题: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占56字节。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采用分解法前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为(23)。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那么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是(24)。

A.2

B.4

C.8

D.16


正确答案:D

第3题:

假设某文件由100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磁盘空间被划分为若干块,块大小为1024个字符。若采用成组操作,块因子为12,那么磁盘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

A.32%

B.64%

C.80%

D.94%


参考答案:D

第4题:

●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一圈的时间为 27ms,磁头当前处在 R0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3ms,则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48) ;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 处理 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49) 。

(48)

A. 243ms

B. 246ms

C. 254ms

D. 280ms

(49)

A. 30ms

B. 36ms

C. 54ms

D. 60ms


正确答案:B,C

第5题:

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4ms,则处理这10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15);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16)。

A.180ms

B.200ms

C.204ms

D.220ms


正确答案:C
解析: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0/10=2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4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2ms(读记录)加20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9个记录(即R1, R2,…,R9)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10和处理时间(9×22ms+6ms=204ms)。
对于第二种情况,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10×(2ms(读记录)+4ms(处理记录))=10×6ms=60ms

第6题:

● 某文件系统采用链式存储管理方式并应用记录的成组与分解技术,且磁盘块的大小为4096字节。若文件license.doc由7个逻辑组,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为2048字节,并依次存放在58、89、96和101号磁盘块上,那么要存取文件的第12288逻辑字处的信息,应访问(49)号磁盘块。

(49)

A. 58

B. 89

C. 96

D. 101


正确答案:D
试题(49)分析
逻辑字节也称为相对字节,是从0开始计算的,而「(12288 + 1)/ 4096」=4,所以第12288逻辑字节处的信息,应访问101应号磁盘块。
参考答案
(49)D

第7题:

●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 9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1,R2,...,R9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系统使用单缓冲区,当缓冲区内容处理完时才能再存放新的记录,且每个记录的处理时间为 3ms。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则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11)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12) 。

(11)

A. 243ms

B. 246ms

C. 254ms

D. 280ms

(12)

A. 30ms

B. 36ms

C. 54ms

D. 60ms


正确答案:B,C

第8题:

假设磁盘上的物理块大小为512字节,一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若采用记录成组技术存储若干记录,当块因子为4时,磁盘空间的利用率可达到

A.16

B.33

C.63

D.91


正确答案:C

第9题:

●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 9 个物理块, 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 逻辑记录 R1,R2,...,R9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27);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28)。

(52)

A.54ms

B.108ms

C.222ms

D.243ms


正确答案:D
解析:最长时间:每次要读的下个数据块恰好刚转过去。第一块R0读入3ms+处理3ms+(第二块等待24ms+读人3ms+处理3ms)×8块-3ms=243ms.最后减去的3ms是因为有单缓冲区的缘故,即处理R0和等待R1时重叠3ms。
  对于第二种情况,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0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1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9×(3ms(读记录)+3ms(处理记录))=9×6ms=54ms。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