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有那些

题目

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有那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化合物中,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A.季铵碱>脂肪杂环碱>酰胺>芳香胺

B.脂肪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

C.脂肪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

D.季铵碱>脂肪杂环碱>芳香胺>酰胺

E.季铵碱>酰胺>脂肪杂环碱>芳香胺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生物碱的碱性。极弱碱(pKa<2),如酰胺键、N一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弱碱(pKa=2~7),如芳香胺、Ⅳ一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中强碱(pKa=7~11),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强碱(pKa>11),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

第2题: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对防止杂环胺的危害有积极的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

A.季铵碱>酰胺>脂肪杂环碱>芳香胺

B.脂肪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

C.脂肪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

D.季铵碱>脂肪杂环碱>芳香胺>酰胺

E.季铵碱>脂肪杂环碱>酰胺>芳香胺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化合物中,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A季铵碱>脂肪杂环碱>酰胺>芳香胺

B脂肪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

C脂肪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

D季铵碱>脂肪杂环碱>芳香胺>酰胺

E季铵碱>酰胺>脂肪杂环碱>芳香胺


D
本题考查生物碱的碱性。极弱碱(pKa<2),如酰胺键、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弱碱(pKa=2=7),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中强碱(pKa=7~11),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强碱(pKa>11),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

第5题:

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因素包括烹调方式和食物成分,在烹调温度、时间和水分相同的情况下,哪类食物产生杂环胺较多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正确答案:

第7题:

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因素包括烹调方式和食物成分。在烹调温度、时间和水分相同的情况下,哪类食物产生杂环胺较多

A.肉类

B.谷类

C.豆类

D.乳类

E.蔬菜类


正确答案:A

第8题:

200℃油炸食品时,杂环胺主要在油炸的后期形成。( )


正确答案:×
【考点】杂环胺的生成
在200℃油炸温度时,杂环胺主要在前5min形成,在5~10min形成减慢,进一步延长烹调时间则杂环胺的生成量不再明显增加。

第9题:

杂环胺主要在高温油炸的早期形成。(  )


答案:对
解析:
当温度从200℃升至300℃时,杂环胺的生成量可增加5倍。烹调时间对杂环胺的生成亦有一定影响,在200℃油炸温度时,杂环胺主要在前5min形成,在5~10min形成减慢,进一步延长烹调时间则杂环胺的生成量不再明显增加。

第10题:

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烹调方式。加热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水分含量愈少,产生的杂环胺越多。
(2)食物成份。一般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较多。
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1)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注意不要使烹调温度过高,不要烧焦食物,并应避免过多食用烧烤煎炸的食物。
(2)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3)用次氯酸、过氧化酶等处理可使杂环胺氧化失活,亚油酸可降低其诱变性。
(4)加强监测,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制定食品中的允许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