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题目

简述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从出生列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侠和生理上不成熟,从而造成难养,成活率低。
(1)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4)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哺乳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是什么?


本题答案: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3)抗体少,抗病力弱;
4)体湿调节机能不完善。

第2题:

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侵害

A.1~3日龄初生仔猪

B.7~10日龄哺乳仔猪

C.10~14日龄哺乳仔猪

D.断乳后小猪

E.架子猪


正确答案:C

第3题:

仔猪白痢是()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的肠道传染病。


正确答案:10-30

第4题:

如何给哺乳仔猪科学补料?


正确答案: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及早有序地进行科学补料,是提高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加快其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⑴初生防下痢。在仔猪生下来未吃初乳前,用硫酸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进行第一次口腔滴服,每天20滴(2~5万单位),以后每天一次,连用3天,或用注射器经口腔注入复方氟呱酸悬浊液,以防下痢。
⑵3日龄防贫血。从3日龄开始,用硫酸亚铁2.5g、硫酸铜41g、酵母片1克,温开水100毫升混合溶解,过滤后给仔猪口腔滴服,分别于3、5、7、10、15日龄各一次,每次1毫升,或取深层红壤土放于猪舍一角,让其自由采食,可防仔猪贫血。
⑶7日龄诱食。仔猪一般从7日龄开始牙床发痒,这时可开始诱饲,首先让其熟悉补料环境,有意识地将其赶入补料间或仔猪饲槽周围活动,同时在这些地方撤一些带香味的炒黄豆、炒大麦、炒小麦等颗粒饲料,并在补料槽内放适量贝壳粉或骨粉,让仔猪自由采食,经过几次训练后,即可达到诱饲的目的。
⑷10日龄开食。将少量新鲜幼嫩的青菜与诱食饲料混合放入补料槽内,让其自由采食,逐渐培养其耐粗饲能力。
⑸20日龄饲喂配合日粮。仔猪采食量增大时,可喂给仔猪配合饲料或仔猪全价颗粒饲料,每天4~6次,做到少喂勤添,使仔猪养成定时吃食的习惯。仔猪配合饲料的营养要求为每公斤配合饲料含消化能3.3~3.7兆卡,粗蛋白19.26%、钙0.7~1%、磷0.6~0.8%,有条件的可补饲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生长促进剂。
⑹30~35日龄抓旺食。仔猪30日龄后,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进入旺食期,此时不仅要让仔猪多采食,而且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饲料。冬天午后、夏天傍晚,要增加喂料次数和数量,晚上10~12时,补喂夜餐,一般日喂不少于5~6次。在傍晚喂料时,先喂给一般饲料,然后拌一些鱼粉或香味素让其多吃一些,待仔猪快吃饱时,再喂一些仔猪爱吃的饲料,如胡萝卜、炒黄豆等。最后喂给青绿饲料,并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

第5题:

简述仔猪生长发育生理特点。


正确答案: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抗体少,易得病;生活习性、爱睡觉;反应差、行动不灵活;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差

第6题:

哺乳仔猪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

第7题: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发生于(),病程短而致死率高。

  • A、10~30日龄哺乳仔猪
  • B、一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
  • C、断乳仔猪
  •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第8题:

仔猪白痢是( )以内的哺乳仔猪的肠道传染病。


正确答案:2-3周

第9题:

哺乳仔猪最常见的四种病分别是仔猪黄痢、仔猪红痢、仔猪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和护理的主要环节?


正确答案: (1)初生仔猪具备仔猪的所有生理特点:调解能力差,行动不灵活、反应不灵敏;缺乏自动免疫能力,易患病;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速度快,物质代谢旺盛;容易患先天性贫血。此期护理不当,极易导致被冻死、压死、踩死、饿死,或患病死亡。因此,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就必须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
(2)初生仔猪护理主要环节如下:做好保温工作;固定奶头,早吃初乳;加强看护,防止踩压死亡;实行寄养、并窝及人工哺育;补充微量元素包括补充铁、硒、铜等;对弱仔及受冻仔猪进行及时抢救,以提高其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