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板与主梁相交时,板的配筋有何要求?该筋的直径与间距各为多少?

题目

当板与主梁相交时,板的配筋有何要求?该筋的直径与间距各为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规定最大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的意义是什么?当满足最大箍筋间距和最小箍筋直径要求时,是否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


参考答案::为了控制使用荷载下的斜裂缝的宽度,并保证箍筋穿越每条斜裂缝,规定最 大箍筋间距;同样,为防止弯起钢筋间距太大,出现不与弯起钢筋相交的斜 裂缝,使其不能发挥作用,规定最大弯起钢筋间距。 当满足最大箍筋间距和最小箍筋直径要求时, 不一定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

第2题:

对于板钢筋绑扎施工要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

B.管线应在负筋没有绑扎前预埋好

C.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D.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下

E.现浇楼板钢筋的绑扎是在梁钢筋骨架成型之前进行的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本工程主梁、次梁、板的钢筋位置顺序是( )。

A. 主梁筋在上,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下

B. 主梁筋居中,次梁筋在下,板筋在上

C. 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在上,板筋居中

D. 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上


正确答案:D

第4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 )。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ρsv,min配箍筋
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
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答案:C
解析: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第5题:

关于悬挑板中钢筋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力筋和分布筋垂直放置,受力筋在分布筋的内侧

B、在悬挑板中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C、在悬挑板中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D、板中受力筋的间距不小于70mm

E、当板厚h≤150mm时,受力筋的间距不大于250mm


答案:ABD

第6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 V< 0.7 f t bh0 时(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 P sv, min 配箍筋B、可直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 V< 0.7 f t bh0 时( )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 P sv, min 配箍筋

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箍筋

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并验算最小箍率

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箍筋


参考答案C

第7题:

肋形楼盖中钢筋的绑扎顺序为_____。

A.主梁筋→次梁筋→板钢筋

B.主梁筋→板钢筋→次梁筋

C.板钢筋→次梁筋→主梁筋

D.板钢筋→主梁筋→次梁筋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吊筋、次梁加筋如何构造()。

A、主次梁相交部位,主梁箍筋照设,次梁箍筋在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

B、主次梁相交部位箍筋均不设,次梁范围布置次梁加筋

C、次梁加筋布置在次梁两侧

D、吊筋的高度随主梁高度,当主梁高大于800时,吊筋弯折60°


答案:AD

第9题:

某港口码头预制钢筋混凝土大梁,所配钢筋主筋的直径为32mm,箍筋的直径为6mm,箍筋中心至梁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为47mm。
问题:
(1)此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为多少?
(2)如果该梁的箍筋直径改为10mm,那么,主筋中心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允许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50mm; (2) 71mm。

第10题:

当无圈梁和梁垫时,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其钢筋的绑扎位置正确的是()。

A、主梁筋在上,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下
B、主梁筋居中,次梁筋在下,板筋在上
C、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在上,板筋居中
D、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居中,板筋在上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62, (6)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所以选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