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题目

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总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C、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D、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正确答案:A

第2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但并非肥料越多越好,而应经济合理施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玉米需肥量大,因此在施肥技术上应当将70%以上的肥料作为底肥施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平衡施肥是根据果树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实现目标(或计划)产量的施肥量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烟草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施肥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相应加快。

AP肥施用量的增加

BP肥施用量的减少

CN肥施用量的增加

DN肥施用量的减少


C

第6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所以施肥越多越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下列关于现金成本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会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B、管理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C、交易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增加
D、置存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减少
E、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下降

答案:A,E
解析:
2020版教材P160 / 2019版教材P154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3)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第8题: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

A、随业务量增加而增加

B、随业务量增加而减少

C、不随业务量发生增减变化

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各不相


参考答案:C

第9题: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需肥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对玉米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要了解其需肥特点和规律,实行按需供给。依据玉米的生育特性,可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3个阶段,玉米在全生育期中需从土壤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一般每生产玉米籽粒100kg,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养分物质为氮2.57kg,五氧化二磷0.86kg,氧化钾2.14kg,但各个生长时期的需肥比例不同。
1.从出苗到拔节,需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三叶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其间从种子营养阶段转向土壤营养阶段。玉米氮素的临界期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该种营养元素都无效果。
2.从拔节到开花,需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养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时期,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大,吸收速度也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玉米增产效果最明显。
3.从开花到成熟,需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此期玉米基本不需要钾,所以钾肥一般用做种肥或生长前期施用。总之,要形成一定的经济产量,仅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远远不够玉米一生的需求,同时它们也不能在作物需要的时候及时供给。因此,要掌握玉米的吸肥规律,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在不同的时期对玉米进行补充营养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第10题:

烟草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施肥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相应加快。

  • A、P肥施用量的增加
  • B、P肥施用量的减少
  • C、N肥施用量的增加
  • D、N肥施用量的减少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