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时防止汽轮机烧瓦技术措施有哪些?

题目

停机时防止汽轮机烧瓦技术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干风干燥法保护汽轮机时,汽轮机停运后,应尽快向高、中、压汽缸通干风,尽快使其处于干燥状态()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防止汽轮机进水、进冷汽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防止汽轮机进水、进冷汽运行维护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加强运行监督,严防发生水冲击现象,一旦发生汽轮机水冲击的象征应果断地采取紧急事故停机措施。
(2)在机组启动前应全开主、再热蒸汽管道疏水门,特别是热态启动前,主蒸汽和再热蒸汽要充分暖管,并保证疏水畅通。
(3)注意监督汽缸的金属温度变化和加热器、凝汽器的水位,即使在停机以后也不能忽视,对水位的监视,当发现有进水危险时,要及时查明原因,注意切断可能引起汽缸进水的水源。
(4)在汽轮机滑参数停机、启动过程中,汽温、汽压要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规定,保证必要的蒸汽过热度。
(5)高压加热器水位调整和保护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保证其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高压加热器保护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禁止高压加热器投入运行。
(6)在锅炉熄火后,蒸汽参数得不到可靠保证的情况下,一般不应向汽轮机供汽。如因特殊要求(如快速冷却汽缸等),应事先制订必要的技术措施。
(7)定期检查加热器管束,一旦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切断水源与汽轮机隔离,并及时检修处理。
(8)加强除氧器水位监督,定期检查水位调节装置,杜绝发生满水事故。
(9)汽封系统应能满足机组各种状态启动供汽要求,正常运行中要检查各个连续疏水情况正常。
(10)运行人员应该明确:在汽轮机低转速下进水,对设备的威胁要比在额定转速下或带负荷运行状态时要大得多。

第3题:

汽轮机有哪些主要保护?开机时各保护何时投入?


正确答案:有润滑油压低保护;轴向位移大保护、110%超速保护、DEH失电保护、振动保护、发电机故障保护、低真空保护。
冲转前投入:润滑油压低保护;
冲转时投入:轴向位移大保护、110%超速保护、DEH失电保护、振动保护。并网后投入:发电机故障保护、低真空保护。

第4题: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

第5题:

运行中防止汽轮机烧瓦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运行中油系统进行切换(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必须在机组长的监护下按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操作中必须排尽各处空气并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
(2)在机组长的监护下,定期对辅助油泵的开停试验。试验结束后,备用油泵的出口门必须在开启状态。
(3)定期试验低油压联动装置,润滑油压的数值以汽轮机中心线标高距冷油器最远的轴瓦为准,运行中低油压保护退出时,必须由总工批准。
(4)各油箱油位保持正常,主油箱滤网前后油位差达100mm时,即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润滑油高位补充油箱必须充满合格的润滑油。
(5)保持润滑油压在0.096~0.123MPa之间。
(6)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机:
1)推力轴承温度高107℃。
2)支持轴承温度高113℃。
3)主、再热汽温10分钟内下降50℃。
4)轴承冒烟。
5)润滑油压低0.06MPa,同时直流油泵联起。
6)油箱油位低-420mm补油无效。

第6题:

防止绝缘子污闪的有哪些监测方法?防止污秽闪络有哪些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止绝缘子污闪的方法有:
(1)现场巡视。
(2)抽测绝缘子的污闪(耐)电压,或污闪(耐)电压梯度。
(3)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等值附盐密度。
(4)测量绝缘子表面的污层电导。
(5)测量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
前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通过现场巡视和现场绝缘子的污闪(耐)电压测定,可以直接地判断绝缘子的外绝缘的运行状况。后三种方法,都是间接测量方法。即测量外绝缘表面盐密值大小、污层电导和泄漏电流值,并找出这些系数与污闪(耐)电压的关系,判断外绝缘能力下降情况,决定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目前,常用的防污闪技术措施如下:
(1)调整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或更换成抗污闪性能良好的绝缘子。例如,防尘绝缘子,硅橡胶合成绝缘子等。
(2)净化绝缘子。例如,清扫、水冲洗、气吹等。
(3)采用各种防污闪涂料。如硅油、硅脂地蜡、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料等。
(4)采用各种防雨罩及硅橡胶增爬裙。
(5)采用本导体釉绝缘子。

第7题:

防止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防止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有:
(1)各超速保护装置均应完好并正常投入且工作正常。
(2)在正常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
(3)在额定参数下,机组甩去额定电负荷后,调节系统应能将机组转速维持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
(4)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不大于5%,迟缓率应小于0.2%。
(5)自动主汽门、再热主汽门及调节汽门应能迅速关闭严密,无卡涩。
(6)调节保安系统的定期试验装置应完好可靠。
(7)坚持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汽轮机大修后或为处理调节系统缺陷更换了调节部套后,均应作汽轮机调节系统试验。
(8)对新装机组或对机组的调节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后,应进行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以保证汽轮机甩负荷后,飞升转速不超过规定值。
(9)机组安装或大修后、危急保安器解体或调整后、停机一个月以后再次启动时、机组甩负荷试验前,都应作超速试验。
(10)机组每运行2000小时后应进行危急保安器充油试验。但充油试验不合格时,仍需作超速试验。
(11)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的活动试验,以及抽汽逆止门的开关试验。当汽水品质不合格时,要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和活动行程范围。
(12)运行中发现主汽门、调汽门卡涩时,要及时消除汽门卡涩。消除前要有防止超速的措施。主汽门卡涩不能立即消除时,要停机处理。
(13)加强对油质的监督,定期进行油质的分析化验,防止油中进水或杂物造成调节部套卡涩或腐蚀。
(14)加强对蒸汽品质的监督,防止蒸汽带盐使门杆结垢造成卡涩。
(15)运行人员要熟悉超速象征(如声音异常,转速指示连续上升,油压升高,振动增大,负荷到零或仅带厂用电等),严格执行紧急停机规定。
(16)机组长期停运时,应注意做好停机保护的工作,防止汽水或其它腐蚀性物质进入或残留在汽机及调节供油系统内,引起汽门或调节部套锈蚀。
(17)机组大修后应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试验方法及标准应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运行中汽门严密性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
(18)在汽轮机运行中,注意检查调节汽门开度和负荷的对应关系以及调节汽门后的压力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查找、分析原因。
(19)为防止大量水进入油系统,应加强监视和调整汽封压力不要过高。
(20)采用滑压运行的机组以及在机组滑参数启动过程中,调节汽门要留有裕度,不应开到最大限度,以防同步器超过正常调节范围,发生甩负荷超速。
(21)在停机时,应先打危急保安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确证发电机电流倒送后,再解列发电机。

第8题:

汽轮机低速暖机时应重点进行哪些检查?监视哪些参数?


正确答案:汽轮机低速暖机时应重点进行听音检查,监视机组振动、胀差、汽缸缸胀及金属温度的变化。

第9题:

汽轮机防止断油烧瓦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加强油温、油压的监视调整,严密监视轴承乌金温度及回油温度,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打原因并消除
2润滑油泵自动联锁及备用应可靠,并进行严格的定期试验,运行中油泵或冷油器的投停切换应平稳谨慎,严防断油烧瓦。
3运行中投入自动反冲洗装置时,必须缓慢向反冲洗装置充油且不得引起润滑油压下降,待内外油压相等且排尽空气后,方可全开反冲洗装置出入口门,再关闭旁路门,关闭旁路门时,应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且油压下降应<0.015MPa,当自动反冲洗装置出入口油压差≥0.03MPa时,适当开启自动反冲洗装置旁路门。
4油净化装置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油质符合标准。
5防止汽轮机进水,大轴弯曲,轴承振动及通流部分损坏。
6汽轮发电机转子应可靠接地。
7机组启动前应试验润滑油压低保护联动正常,并确保定值,接线正确。

第10题:

缩短检修停机时间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缩短检修停机时间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应用网络技术安排修理计划,找出关键路线,并加以调整优化。
(2)采用同步修理法。将设备中易损件的使用寿命设备成按近,做到同次修理、同时更换;将生产过程中工艺上相互联系的若干台设备,安排在同一时间修理。
(3)采用分步修理法。有计划地分几次修理设备各相对独立部分,每次只修一部分、可利用节假日进行修理。
(4)采用冗余技术,包括采用备机、备用部件替换修理法。
(5)采用无维修设计或易维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