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

题目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简述上述所有呼吸道传染病案例的监测要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腹泻病人监测:发现疑似患者采样检测,诊断为临床或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监测:对监测点内的的重点人群,包括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饮食从业人员、水管粪管人员、托幼机构保育员等进行带菌率监测;
3)外环境和水源监测:定期选择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处、医院污水排放处等抽样检测;
4)食品、粪便和苍蝇监测:定期选择食堂、餐馆等集中供应等食品,公共厕所、粪坑和苍蝇抽样检测;
5)菌株耐药性监测:对监测点内的XX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动态观察菌株耐药性变迁;
6)在监测点内对水改、粪管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他防疫措施作出科学评价,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B.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C.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E.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霍乱( )

答案:A
解析:

第2题: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水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霍乱表现为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李华,14岁,剧烈腹泻2d来医院就诊。评估得知:病人呕吐呈喷射状、呕吐呈米泔水样,无腹痛、里急后重,有口渴、声嘶、发绀、眼眶及下部凹陷、皮肤弹性消失,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拟诊霍乱,对此疑似病例,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挂明显的标志。禁止病人出病室,并禁止探视与陪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好口罩和帽子,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格。
(3)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5)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一次。

第4题:

2006年9月18日晚上7点,某市CDC接到某镇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9月18日下午3点左右,该镇中心卫生院发现两例疑似霍乱病人,到18日下午5时,该院已经累计收治了8例疑似霍乱病人,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痛、米咁样大便,无腹痛、无发热。根据采集的病史初步获悉:9月17日中午,8例病人均参加了该镇陈女士在当地某餐馆举办的生日宴会。接到报告后,该市CDC立即派出由流行病学、检验、消毒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前往该镇调查。发病地点是一个近海的渔港,产业主要以渔业为主。调查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仔细询问了8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初步诊断:霍乱(疑似)。同时,该市实验室从8例病人大便中,均检测出O139霍乱弧菌,经调查组细菌专家核实,实验结果正确。调查组结论:此次疫情为霍乱暴发。为了控制可能的疫情蔓延,对疫点进行隔离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传染源管理: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应实行就近隔离治疗;
2)疫点消毒:认真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吐泻物的消毒和处理。

第5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疫点和疫区如何做好处理?


正确答案: 疫点:
1)传染源的管理:就地(近)隔离治疗,如需移动病人,必须要随身携带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时消毒处理。
2)接触者的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隔离5天,并开展粪检,无症状,粪检阴性者可以解除隔离。
3)疫点的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等
4)宣传教育,督促开展饮用水消毒,杀蛆灭蝇工作。
5)疫情公布与风险沟通:定时公布疫情,并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疫区:
1)疫情监测和检索:监测和检索疑似病例等
2)做好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3)做好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
4)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生活环境
5)落实健康教育(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出现腹泻后如何就医等)
6)国内交通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第6题: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剧烈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霍乱表现为( )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性别、年龄、居住地),选择对照。

第8题:

霍乱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洗肉水样腹泻,伴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B.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C.腹泻,大便呈果酱状,伴低热,腹痛,无里急后重

D.腹泻,米泔样大便,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E.发热,脐周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有少量黏液


正确答案:B

第9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的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病人发病前五天及其病后或者带菌者被发现前五天内,与病人有共同餐饮史、共同居住生活史等。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自末次暴露起持续5天的医学观察和粪便霍乱弧菌检测工作。
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第10题:

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同期厂外无类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霍乱弧菌(O1),并及时控制了疫情。应采取哪些控制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加强食堂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3)加强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4)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5)疫点、疫区的消毒;
6)卫生宣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