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中“服人”的含义是()。A、服务于人B、服从于人C、使人服从

题目

“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中“服人”的含义是()。

  • A、服务于人
  • B、服从于人
  • C、使人服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每增加500万元的销售额,需要增加的销售人员是10人,预计一年后销售额将增加2000万元,如果在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6:3,则一年后该企业需要增加客服人员()。

A:9人
B:16人
C:20人
D:25人

答案:C
解析:
销售额增加2000万元,则需要增加销售人员2000/500*10-40(人),销售人员与客服人员的比例为6/3=2,所以,新增客服人员的数目为40/2=20(人)。

第2题:

与乘客发生矛盾和纠纷时,要态度冷静,虚心听取乘客的意见和批评,做到()。

  • A、以理服人
  • B、以礼让人
  • C、不强词夺理
  • D、以理服人,以礼让人,不强词夺理

正确答案:D

第3题:

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


参考答案:荀子

第4题:

翻译: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正确答案: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凭国力的强大。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

第5题:

学习先秦君子的道德风尚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

  • A、以财服人
  • B、以权服人
  • C、以德服人
  • D、以名服人

正确答案:C

第6题:

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B

第7题: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使学生改变态度,按要求行事,有三种办法:以力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力服人,系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以理服人,才是上策;以德服人,则是上上策。评论上列言论


正确答案:“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公孙丑上》)靠强力迫使学生屈从,这种服从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心服。怎么才能使学生心服?以理服人。靠讲道理说服人,自然强于压服。然而言辞的力量并非万能,漂亮话并不总能服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道德言论固然重要,但仁德的行为所赢得的声誉(“仁声”)则会不胫而走,深入人心。不依靠言辞,也不仰仗武力,而凭借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其教育效果牢固而持久。

第8题:

学习先秦君子的道德风尚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

A.以财服人

B.以权服人

C.以德服人

D.以名服人


参考答案:C

第9题:

翻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正确答案: 人性是恶的,而有善心的人是假装出来的。

第10题:

说理是进行思想协调的重要手段,要做到(),必须说理充分透彻,即把自己所讲的道理的含义要讲准,内容要讲清,实质要讲透。

  • A、以己服人
  • B、以权服人
  • C、以德服人
  • D、以理服人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