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其中的“庚子”、“闹拳”、“鬼子”具体指的是()
第1题:
A.《柳家大院》
B.《月牙儿》
C.《断魂枪》
D.《我这一辈子》
第2题:
1925年,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诗歌《七子之歌》,其中写道:“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归宁”问题的解决与哪一攻策的提出有关?( )
第3题:
下面是对选文第⑹段中“强壮”、“高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在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
B. 儿子还小,看父亲是“高大”的。
C. 因为“我”身体强壮,身材高大,如实反映了“我”的体质、体形。
D.“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第4题:
张艺谋的电影细节都具有历史感。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有关于农村小学的情景,在“现实”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是国旗,在“回忆”(文革时期)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应该是()
第5题:
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来划定。
第6题:
A.祖母
B.母亲
C.祖父
D.父亲
第7题:
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第8题:
人际沟通分析论认为在人格结构上,每个人都有3种自我状态:( )。
A.父亲、母亲、儿童
B.本我、自我、超我
C.消极我、中性我、积极我
D.父母、成人、儿童
E.男性、女性、儿童
第9题:
1900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他们在开封行宫作出了在河南贡院进行全国殿试的决定。
第10题:
国产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导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