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捏压型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造成配料粒度组成的破坏?如何解决?

题目

混捏压型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造成配料粒度组成的破坏?如何解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7.0盘片干燥不好,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 (1)盘片干燥不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UV灯坏;
②曝光时间短;
③UV转盘不转;
④胶的问题;
⑤有盘片粘在UV灯处。
(2)解决办法:
①如果UV灯坏,更换同型号UV灯;
②增长曝光时间,但不应太长,易产生翘曲,慢慢调整;
③拆下UV灯转盘电机,检查电机是否转动,如不转动,则须更换相同型号电机或对旧电机进行维修;
④如果是更换新胶后干燥不好,可能是胶的原因,可以拿盘片到其它机台进行试验,确定是胶的问题,更换别的胶。
⑤有盘片粘在UV灯处,清理干净,再开机。

第2题:

配料过程中,原料的粘度大,有利于()。

  • A、混匀
  • B、造球
  • C、生产

正确答案:B

第3题:

作为泥炮配料的碳化硅,一般要求其粒度组成0.074mm的应大于()%。


正确答案:80

第4题:

气体雾化制粉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控制粉末粒度?


正确答案: 二流之间的夹角,夹角越大,雾化介质对金属流柱的冲击作用越强,得到的粉末越细;采用液体雾化介质时,由于质量大于气体雾化介质,携带的能量大,得到的粉末越细;金属流柱直径小,获得粉末粒度小;金属温度越高,金属熔体黏度小,易于破碎,所得粉末细小;介质压力大,冲击作用强,粉末越细。

第5题:

配料方中,某一颗粒在粒度组成中的百分比叫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输纸部分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套印不准?怎样解决?


正确答案: (1)输纸装置输纸太快或太慢。
解决方法:调节输纸装置与前规的配合时间,使之符合印刷要求。
(2)接纸轮压力过轻,引起纸张“走不足”。
解决方法:调节接纸轮压力,使之轻重均匀、适当。
(3)输纸线带太松而产生打滑,或线带张紧轮、定滑轮缺油而转动不灵活,引起“走不足”。
解决方法:绷紧线带,拆洗张紧轮和定滑轮,并加机油使之充分润滑。
(4)输纸台上的压纸轮位置不正确,压力太轻或太重,引起“走不足”。
解决方法:放准压纸轮位置,使其相互衔接准确,拧紧(或放松)压簧,增加(或减少)压力。
(5)纸张太薄、太软,纸边应力不足,使纸边卷曲,引起纸张“走过头”或“拉过头”。
解决方法:把纸张咬口边和侧规定位处敲挺,增强纸边的应力。
(6)纸张与侧规的拉纸距离太远或太近,易引起“拉不足”或“拉过头”
解决方法:使拉纸距离保持在5—8mm。

第7题:

作为炮泥配料的碳化硅,一般要求粒度组成-0.074mm应大于()%。


正确答案:80

第8题: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混凝法的效果?


正确答案: 以下因素会影响混凝法的效果:
(1)水质的影响,包括浊度、pH、水温、杂质;
(2)混凝剂的影响,包括混凝剂的种类、投加量、投加顺序;
(3)在混凝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整个混凝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混合和反应。

第9题:

哪些因素会导致发酵过程中的泡沫产生?生产上如何控制泡沫的产生?


正确答案:与通风、搅拌的剧烈程度有关;与培养基所用原材料的性质有关;与培养基的配比、浓度和粘度有关。与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性质及微生物的代谢有关。发酵工业上常用的消泡方法有两种: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
1.化学消泡机理当化学消泡剂加入起泡体系中,由于消泡剂本身的表面张力比较低(相对于发泡体系而言),当消泡剂接触到气泡表面时,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衡受到破坏,此处为周围表面张力较大的膜所牵引,因而导致气泡破裂。
2.机械消泡是一种物理作用,它靠机械强烈振动及压力变化,促使气泡破裂,并将随气体排出的液体加以回收。

第10题:

球团厂一般由()、配料、混匀、造球、()及成品冷却组成。


正确答案:原料准备;焙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