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工序控制钢中含氮量的措施()。A、保证大包自开率B、做好大包到中包的保护浇注C、开机时要向中包内吹氩气D、多炉连浇E、少换套管

题目

连铸工序控制钢中含氮量的措施()。

  • A、保证大包自开率
  • B、做好大包到中包的保护浇注
  • C、开机时要向中包内吹氩气
  • D、多炉连浇
  • E、少换套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连铸过程中,更换大包时,中间包内液面应处在( )。

A.满包

B.正常浇注位置

C.临界高度

D.中间包深度的1/2处


正确答案:A

第2题:

精炼开始温度受()因素影响。

  • A、浇注温度
  • B、精炼过程温降
  • C、大包到中包温度降
  • D、精炼结束到大包开浇温度降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从()方面考虑,浇注洁净钢多采用大型中间包。

A、多炉连浇

B、保证生产稳定

C、实现低温快注

D、提高铸坯质量


参考答案:D

第4题:

连铸时钢水从钢包浇到中间包,再从中间包浇到结晶器,浇注全程保护浇注,目的是防止钢水被()。


正确答案:二次氧化

第5题:

连铸中间包是实现多炉连浇技术必不可少的装置。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方坯4#机(7机7流)拉165×165×10000mm坯,拉速2.0m/min。第二炉开浇时,第一炉已剪出35支。当第二炉大包开浇到21分钟时,因钢水温度低,中间包水口堵而停止拉钢,中间包余钢报废,请计算第一、二炉的支数。(结晶器至切割机的距离为28米)


正确答案: 解:第一炉支数=已剪出的支数+在连铸机机内的支数,
连铸机内每个流支数为28/10=2.8(支),每个流取3支,
第一炉支数=35+3×7=35+21=46支
第二炉支数计算:
第二炉21分钟每流拉坯长度=21×2=42m,每支坯长10米,约得4支
第二炉支数=4×7=28支
答:第一、二炉的支数分别为46支,28支。

第7题:

铸操作包括()环节。

  • A、开浇准备
  • B、开浇
  • C、连浇
  • D、停浇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连铸开浇堵引锭头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温

B.防止二次氧化

C.防止开浇漏钢

D.保护引锭头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中间包可以()和()钢水,实现多炉连浇,保证连铸拉速稳定。


正确答案:贮存;分流

第10题:

大包开浇5分钟后,发现大包温度偏高,可以加入冷钢调温。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