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Q技术对VLA门技术进行了扩展,通过在以太帧中堆叠两个80

题目

QinQ技术对VLA门技术进行了扩展,通过在以太帧中堆叠两个802IQ包头,有效地扩展了VLAN数目,使VLAN的数目最多可达:()

  • A、2048x2048个
  • B、2048X4096个
  • C、4096X2048个
  • D、4096X4096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帧扩展技术。


参考答案:帧突发在千兆以太网上是一种可选功能,它使一个站或一个服务器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1.帧突发技术:(1)当一个站点需要发送很多短帧时,该站点先试图发送第一帧,该帧可能是附加了扩展位的帧;(2)一旦第一个帧发送成功,则具有帧突发功能的该站就能够继续发送其它帧,直到帧突发的总长度达到1500字节为止。(3)为了使得在帧突发过程中,媒体始终处于“忙状态”,必须在帧间的间隙时间中,发送站发送非“0”、“1”数值符号,以避免其它站点在帧间隙时间中占领媒体而中断本站的帧突发过程。(4)在帧突发过程中只有第一个帧在试图发出时可能会遇到媒体忙或产生碰撞,在第一个帧以后的成组帧的发送过程中再也不可能产生碰撞。(5)如果第一帧恰恰是一个最长帧,即1518字节,则标准规定帧突发过程的总长度限制在3000字节范围内。

第2题:

虽然帧扩展技能可以增加千兆位以太网的地理跨距,但是当大量传输短帧时会造成系统带宽浪费严重,大大降低了半双工模式下的传输性能.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帧突发技术可以使一个站点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是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解决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一项技术是( )

A.帧扩展技术

B.半双工模式

C.帧突发技术

D.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正确答案:C
【解析】“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直接说明了解决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是“帧突发技术”。故选C。

第3题:

千兆位以太网中采用帧扩展技术和帧突发技术是为解决CSMA/CD机理的约束()

A、在半双工模式下

B、在全双工模式下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第4题:

千兆以太网在半双工模式中采用帧扩展技术的目的是()。

  • A、增长跨距
  • B、提高带宽利用率
  • C、提高抗干扰性
  • D、提高安全性

正确答案:A

第5题:

添加以太网线路卡如何影响交换机的外形规格?

A.通过提高底板交换速度

B.通过扩展端口密度

C.通过堆叠交换机

D.通过扩展NVRAM容量


正确答案:B 

第6题:

3z中,采用哪些新技术实现千兆以太网?()

A.光纤介质

B.8b/9b编码

C.扩展最小帧长

D.DQDB


参考答案:B, C

第7题:

通过在基础集线器上堆叠多个扩展集线器,一方面可以增加以太网的结点数,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网中结点的( )。


正确答案:网络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功能 解析:堆叠式集线器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网环境,它由一个基础集线器与多个扩展集线器组成。通过在基础集线器上堆叠多个扩展集线器,一方面可以增加以太网的结点数,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网中结点的网络管理功能。

第8题:

在千兆位以太网中采用了帧扩展技术,其目的是()。

A、为增加新的功能

B、为增加传输速度

C、为扩展碰撞域

D、为增加传输字节数


参考答案:C

第9题:

城域以太网在各个用户以太网之间建立多点第二层连接,IEEE802.1ah定义的运营商主干网桥协议提供的基本技术是在用户以太帧中在封装一层 (26) ,这种技术被称为 (27) 技术。

A.运营商的MAC帧头

B.运营商的VLAN标记

C.用户VLAN标记

D.用户帧类型标记


正确答案:A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定义的IEEE802.lah标准提出了运营商主干网桥(ProviderBackboneBridge,PBB)协议。所谓主干网桥就是运营商网络边界的网桥,通过PBB对用户以太帧再封装一层运营商的MAC帧头,添加主干网目标地址和源地址(B-DA,B-SA)、主干网VLAN标识(B-VID)以及服务标识(I-SID)等字段。由于用户以太帧被封装在主干网以太帧中,所以这种技术被称为MAC-in-MAC技术。按照802.lah协议,主干网与用户网具有不同的地址空间。主干网的核心交换机只处理通常的以太网帧头,仅主干网边界交换机才具有PBB功能。这样,用户网和主干网被PBB隔离,使得扁平式的以太网变成了层次化结构,简化了网络管理,保证了网络安全。802.lah协议规定的服务标识(I-SID)字段为24位,可以区分1600万种不同的服务,使得网络的扩展性得以提升。由于采用了二层技术,没有复杂的信令机制,因此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被认为是城域以太网的最终解决方案。IEEE802lah与其他局域网协议的关系参见下图。

第10题:

在1Gb/s以太网半双工工作时,为何需要帧扩展技术和帧突发技术?叙述这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1)在半双工模式下,CSMA/CD机理的约束,产生了碰撞槽时间和碰撞域的概念。由于要在发送帧的同时能检测到媒体上发生的碰撞现象,就要求发送帧限定最小长度。
(2)在一定的传输率下,最小帧长度与碰撞域的地理范围成正比关系。
(3)以半双工模式为例,当传输率达到1Gb/s时,在同样的最小帧长度标准情况下,网络系统跨距将会缩小到无法使用的地步。
为此,在1Gb/s以太网上采用了帧的扩展技术。
帧扩展技术是在不改变802.3标准所规定的最小帧长度情况下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把帧一直扩展到512字节即4096位,即若形成的帧小于512字节,则在发送时要在帧的后面添上扩展位,达到512字节发送到媒体上去。
使用帧扩展技术,在1Gb/s半双工模式下获得了比较大的地理跨距,以致1Gb/s以太网组网得到了较理想的工程可用性。但这种技术,如果处在大量短帧传输的应用环境中,就会造成系统带宽的浪费,大大降低半双工模式下的传输性能。要解决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802.3z标准中定义了一种“帧突发(FrameBursting)”技术。
帧突发在千兆位以太网上是一种可选功能,它使一个站(特别是服务器)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当一个站点需要发送很多短帧时,该站点先试图发送第一帧,该帧可能附加了扩展位的帧。一旦第一个帧发送成功,则具有帧突发功能的该站点就能继续发送其他帧,直至帧突发的总长度达到1500字节为止。
显然,只有半双工模式才可能选择帧突发过程以弥补大量发送短帧时系统效率的急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