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车混油时,下面哪些操作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题目

卸车混油时,下面哪些操作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 A、卸油时发生混油,应立即关闭罐车油阀,停止卸油
  • B、相应的加油机应立即停止加油并向加油站经理汇报
  • C、分析原因和责任,按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零售主管部门
  • D、汽油之间混油按高标号汽油销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规范操作有哪些要求,如何避免少装,混装?


正确答案: 1、核对内标签、大标签、落筒单和记录箱号报表。
2、抱丝:丝饼不准碰到桌子。以免造成人为蛛网。桌子上的丝最多只能放一箱丝,最高只能放8个。
3、剥丝:在拿丝时是要往上拿,不能与其他丝饼摩擦到。认真检查每一颗丝可能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外观检验标准定等级。
4、称丝:对每一个丝进行称重,让数字完全停下才能拿开。
5、.装箱:在箱子上套上PE袋,底层放一个垫片一个定位器,4个一拿从左往右放丝,12个一层。直到满箱为止,最后一层盖上定位器,合好PE袋,再盖上一个垫片,压好纸箱盖。
6、贴标签:大标签要贴正,推出输送带封箱。
7、打包:同一批号和日期(2天之内)的码在一架上,满一架拉到指定的区域。
8、填写个人明细报表。做完一个批号清理完之后,再进入下一个批号。一次剥好一箱,称完一层装箱一层,以免少装漏装。

第2题:

试分析卸收铁路罐车时,油库发生混油事故原因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卸收铁路罐车时,油库发生混油事故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收铁路罐车时混油。计量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认真逐车核对油品的品名、数量及实物,误将不同品种的油打入一个罐内,造成的混油。
2、油罐膨胀阀未关混油。共管线的油罐进行作业时,未将不作业油罐的膨胀阀关掉,造成的混油。
3、进油阀未关造成的混油。共管线的油罐进行作业时,由于相邻油罐进油阀未关造成的混油。
4.开错阀门且未进行认真核对。

第3题:

卸油发生混油时,要分析原因和责任,按()及时上报上级公司。

A、事故处理规定

B、加油站管理规范

C、事故等级

D、混油品种及数量


本题答案:A

第4题:

属于减速机及轴承座换油必须做到的是()。

  • A、油中水含量高于2.O%或油脂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换油
  • B、油中水含量高于3.0%或油脂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换油
  • C、油中水含量高于1.0%或油脂不符合要求时必须换油

正确答案:A

第5题:

对变压器油的补油、混油有什么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补加油品的各项特性指标不低于设备内的油。如果补加到已接近运行油质量要求下限的设备油中,有时会导致油中迅速析出油泥,故应预先进行混油样品的油泥析出和tgδ试验。试验结果无沉淀物产生且tgδ不大于原设备内油的tgδ值时,才可混合。
(2)不同牌号新油或相同质量的运行中油,原则上不宜混合使用。如必须混合时,应按混合油实测的凝点决定是否可用。
(3)对于国外进口油、来源不明以及所含添加剂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的油,如需要与不同牌号油混合时,应预先进行参加混合的油及混合后油样的老化试验。
(4)油样的混合比应与实际使用的混合比一致,如实际使用比不详,则采用1:1比例混合。
(5)如果补加新油量比例小于5%时,通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直接补入。

第6题:

下面不符合加弹机开车操作规程的是()。

  • A、要确认热箱温度是否达到工艺设定要求
  • B、要确认油箱是否有油
  • C、要确认压力是否达到工艺设定要求
  • D、保全人员消缺作业时直接开车

正确答案:D

第7题:

做油的混油试验时,若不知实际混油的比例,试验时应按()混油。

  • A、1:1
  • B、1:2
  • C、1:3

正确答案:A

第8题:

做油的混油试验时,若不知实际混油的比例,试验时应按()混油。

A.1:1

B.1:2

C.1:3


参考答案:A

第9题:

混料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好哪些技术参数?


正确答案: 混料操作时,应控制好混合料水分含量、料温、矿槽的存料量等技术参数。
(1)控制适宜的水分应经常根据光泽、成球性观察混合料水分的变化,若水分过大,关闭补充水门,若水分过小,加大补充水,定期检查加水管水眼是否被堵塞,控制混合料水分波动小于规定指标的±0.5%,严禁跑干料和过湿料。
(2)控制适宜的料温料温要求在露点温度以上。料温过低时(<50℃),应及时查明原因,一方面加大蒸汽量,另一方面检查蒸汽管道是否堵塞;为了避免蒸汽浪费,降低蒸汽消耗,料温也不宜过高,在蒸汽压力正常的情况下,应掌握在60~70℃。
(3)控制矿槽的存料量要严格控制矿槽的存料量,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应保持在1/2~2/3的范围内,严禁出现空仓或顶仓现象。

第10题:

混床再生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应尽量将阴、阳树指漂洗干净;
(2)分层时阴、阳树脂分界面要分明,习量减少阴、阳树脂混杂的程度;
(3)置换要充分,以保证树脂层中被再生出来的杂质离子排出体外;
(4)树脂混合时要充分,使阴、阳树脂均匀混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