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题目

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

A.昼夜变温

B.恒温条件

C.高温条件

D.低温条件


正确答案:A

第2题:

提高种蛋受精率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除了实行正确的限制饲养,严格控制体重和精细管理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优良的种公鸡。
(2)合理饲养,保持产蛋高峰。
(3)合理更新鸡群,提高新母鸡在鸡群中的比例。
(4)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废残鸡。
(5)正确使用人工光照,促使母鸡多产蛋。
(6)适当增大公母比例,适时更换老龄公鸡。
(7)做好鸡群疾病防治工作,确保鸡群健康。
(8)防止惊群,动作要轻,增加拒蛋次数。
(9)提高人工授精技术。

第3题:

如何进行种蛋的熏蒸消毒?


本题答案:种蛋的熏蒸消毒按每立方面积用甲醛30ml,高锰酸钾15g熏蒸20-30min,室温25-27℃,温度75-80%。

第4题:

如何保证种蛋的质量?


正确答案:(1)种蛋应来源于正确的品种、遗传性稳定、生产性能高、经过系统免疫、
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受精率高的种鸡群。
(2)蛋尽量不受粪便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无破损。
(3)种蛋蛋型接近标准蛋形的合格种蛋,蛋形指数0.72-0.76之间。
(4)蛋重,孵化种蛋50-65g之间。
(5)蛋壳结构应紧密均匀,细致光滑,0.25-0.35mm。
(6)表面清洁
(7)新鲜度

第5题:

鸡孵化后期(出雏期)相对湿度应适当降低,以避免微生物的滋生,减少弱雏数,提高孵化率。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如何进行种蛋的选择?如何掌握?


正确答案: (1)选择高产健康的种鸡群所产的蛋作为种蛋。
(2)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以一周之内为合适,3—5 天为最好。
(3)种蛋的形状要正常,大小要符合品种标准。
(4)蛋壳颜色应符合品种标准。
(5)蛋壳表面要清洁,无裂缝。

第7题:

请简要阐述提高种蛋孵化率的综合措施。


正确答案: ①种鸡质量,饲养高产健康种鸡,营养缺乏对孵化率的影响。
②加强种蛋管理(选择合格的种蛋;种蛋的消毒;种蛋的保存条件)。
③良好的孵化条件(湿度,温度,通风换气、卫生),良好的孵化管理技术。

第8题:

催青中,在适湿范围内,多湿不利于提高孵化率及孵化齐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如何进行种蛋的选择和保存?


正确答案: 不是所有产下的蛋均可入孵,要选择花斑明显,外观匀称,大小适中,10~13克的蛋才能入孵,过大、过小、畸形、无花斑、粪便污染、有裂缝、不新鲜的蛋,均不能作为种蛋入孵。
种蛋保存时不要震动,防止冷风直吹或阳光直射,通风良好,温度以18℃左右为宜。种蛋保存期不要超过七天,越新鲜越好,超过七天孵化率明显减低。种蛋入孵前要消毒,这样可保证出壳的雏鹑健康无病,可用40℃温水配成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水呈淡紫色,放入盆内,冷却后将种蛋浸泡在盆内1~2分钟,取出晾干即可,然后将蛋的大头朝上整齐排列在蛋盘上,及时入孵。

第10题:

在四大家鱼孵化过程中,如何提高四大家鱼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


正确答案: 为了提高催产率,要成功具备下列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1)要有成熟而健康的亲鱼,亲鱼的性腺必须发育到第Ⅳ期中,最好是第Ⅳ期末时,注射催产剂才能见效。
(2)注射有效的催产剂和适宜的剂量。
(3)有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水温、充足的溶氧,一定的水流和卵的附着物等。
提高受精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自然产卵、受精
家鱼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时,注意产卵池管理,保持环境安静。催产池每2~3h换水一次,防止缺氧。发情前2~3h左右连续冲水。鱼卵大量出现后,要及时捞卵,孵化。
(2)人工受精
①囤养的亲鱼必须专人值班,做好水质管理,检查亲鱼性腺成熟度,若成熟,应立即人工受精。
②分工明确,如采用干法受精,可分为选鱼组、挤卵组、受精组和脱黏组(对鲤、鲫、鲂等鱼),各自分工负责。
③挤卵、挤精、脱黏操作必须在阴凉环境中进行,避免阳光直射。盛卵碗必须保持干燥,鱼体必须擦干。
④雌鱼如挤出少量卵粒,说明卵未成熟,应暂养0.5~3h。如挤出的卵含大量灰白色卵粒,表明卵已过熟,应弃之不用。
⑤滑石粉脱黏液配制,500g滑石粉和20~25g食盐溶于10g水中,搅拌成悬浮液。
⑥受精过程中,动作要轻,避免亲鱼受伤,引起死亡。
提高孵化率
(1)人工孵化前的准备孵化前必须把所有孵化设备安装好,刷洗干净并仔细检查进、排水是否通畅。其他工具如抽设施、白瓷盘、温度计等也都应准备齐全。
(2)孵化的环境条件
①水温:胚胎发育要求有一定的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家鱼胚胎发育的水温范围为18~30℃。
②溶解氧:在生产上,孵化用水含氧量应大于3~4mg/L。
③光线:光线对鱼类胚胎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④水质:未污染的清新水质,对提高孵化率有很大的作用。
⑤敌害生物:小鱼、蝌蚪、小虾、桡足类等对鱼卵和鱼苗都有严重的危害。
⑥疾病防治:水霉病:应使用清洁的孵化水;提早出膜:高锰酸钾溶液从喷水嘴处注入,达到5mg/L的浓度。;气泡病:用水清洁,发病时,可以注入一些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