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

题目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hAB为()m。

  • A、-0.93
  • B、-0.466
  • C、0.466
  • D、0.938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因此,必须满足的最 主要几何条件是水准管的水准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

A.上丝;

B.中丝;

C.下丝;

D.水平视线。


正确答案:D

第2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  )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

A.计算
B.垂直视线
C.水平视线
D.倾斜观测

答案:C
解析: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出两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

第3题: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安置了四次仪器,每一测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6mm。()


参考答案:√

第4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 )的测量方法。

A.距离
B.位置
C.高程
D.高差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2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1)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2)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第5题: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mm,前尺中丝读数1470m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mm,前尺中丝读数0728mm,则高差为( )m。

A.-0.938
B.-0.466
C.0.466
D.0.938

答案:C
解析:
高差的观测等于所有测站的高差之和,而每个测站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1234 -1470+1430-0728=466(mm)=0.466(m).

第6题: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


本题答案:错

第7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 )的测量方法。
A、高差
B、仪高
C、标高
D、高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要求和方法。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1)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2)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参见教材P16。

第8题: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水平视线;

B.圆水准器;

C.旋转轴;

D.视准轴


正确答案:A

第9题: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 )原理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测量方法。

A.水平视线
B.平行线
C.两点成一直线
D.水准线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测量方法。

第10题:

水准仪测量原理是根据()原理测量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

A.水平视线
B.平行
C.等高
D.高差

答案:A
解析: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