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男,6岁,因发热、头痛4天,病情加重一天,呕吐两次,于8月29日入院。体查:体温40,颈硬,克氏征(+),脑脊液:潘氏试验(+),糖正常,氯化物正常,白细胞200×10/L,多核0.54,单核0.46.外周血白细胞14×10/L,中性粒细胞0.86。追问病史,近一周来同村儿童有十余人先后同样发病住院。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中毒性菌痢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脑型疟疾E、钩端螺旋体病
查看答案
问题:美国一女患者,患有严重的脑综合征、慢性压疮、心脏病、糖尿病等,对环境没有感觉,只有原始的脑功能,有自主呼吸,没有认识、行为能力,且无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被主管医师拒绝,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诉的法院否定了这个决定,认为中止喂饲就是杀人。3年后,女患者死亡,她的鼻饲管仍保留着。从医学伦理学角度说,此案例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应除外()A、医学上可能做的,不一定在伦理上是应该做的B、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判断C、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负效应并存D、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的冲突E、传统医德规范与现代医德观念的矛盾
问题:在人体实验中,以犯人为受试者,认识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犯人作为受试者B、只要有犯人的签字同意,以犯人为受试者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C、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实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D、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的机会E、应该按照公安部门的安排进行
问题:简述医师的权利。
问题:赵某医学专科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十年,后又经商三年。2006年聘用三名有助理执业资质人员要开办诊所,但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只跟当卫生局副局长的同学打过招呼就开始从事医疗活动,结果在一次为阑尾炎患者手术时,将肠管划破、引起腹腔感染,致使患者造成腹腔粘连后遗症。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赵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A、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罚款B、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罚款C、卫生行政部门吊销所聘用的三人的《助理执业医师证书》D、卫生行政部门对赵某给予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E、赵某要承担有关民事赔偿
问题:循证医学中诊断性试验常用的指标:()、()、()、()。
问题:医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您能说说这次发病的原因吗"?属于()A、一般性问题B、特殊性问题C、封闭式问题D、开放式问题E、其余选项都不是
问题: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不应包括()A、控制欲自杀患者的行为B、依法对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C、中止出现高度危险情况的试验性治疗D、对患者隐瞒不良诊断和预后E、拒绝病人放弃治疗的要求
问题: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问题: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医德的下述变化,但除外()A、医德根本宗旨的变化B、促进了生命伦理学的诞生C、医德理论的变化D、医德意识的变化E、医德规范的变化
问题:保守患者的秘密,其实质是(或体现了什么原则)()A、尊重患者自主B、医患双方平等C、保护患者隐私D、不伤害患者自尊E、人权高于一切
问题:构成医患信托关系的根本前提是()A、患者求医行为中包含对医师的信任B、现代医学服务是完全可以信赖的C、医师是"仁者"D、患者在医患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E、医患交往中加入一些特殊因素
问题:患者不能拒绝()A、公开病情B、治疗C、手术D、实验E、遵守医院制度
问题:医患之间信托关系的非陌生人关系特征,要求医师特别注意()A、平等对待患者B、使用文明语言C、保守患者秘密、D、遵守规章制度E、恪守医德职责
问题:下列情形中,应当被注销执业医师注册的是()A、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一年的B、被人民法判决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C、受罚款行政处罚的D、受暂停执业6个月行政处罚的E、构成医疗事故罪而被判处刑罚的
问题:一位护士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希望了解更多患者对其疾病的真实感受和治疗的看法。最适合的交谈技巧为()A、认真倾听B、仔细核实C、及时鼓励D、封闭式提问E、开放式提问
问题: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的时间为()A、1989年8月28日B、1995年12月1目C、2003年10月1日D、2004年8月28日E、2004年12月1日
问题:《执业医师法》规定了若干不予注册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的条件,下列几项中哪一项是法中没有规定的()A、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的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C、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E、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问题:有时候,我们一言不发,做个手势就把信息传递出去(比如"翘起大拇指"表示"了不起").这说明非语言行为对语言行为具有()A、补强作用B、重复作用C、替代作用D、驳斥作用E、调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