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接触性出血1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

题目

女,48岁。接触性出血1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5cm×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其分期应为()

  • A、ⅠA
  • B、ⅠB
  • C、Ⅱ
  • D、Ⅲ
  • E、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40岁。接触性出血1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5cm×6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小,三合诊(一)。

为确定诊断,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E.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正确答案:E

第2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女,38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直径5Cm的质地脆的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宫颈绒癌


正确答案:C

第3题:

女,38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宫颈绒癌


正确答案:C

第4题:

女,42岁。接触性出血2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偶有血性白带,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确诊后,其临床期别为

A.ⅠA期

B.ⅠB1期

C.ⅠB2期

D.ⅡA期

E.ⅡB期


正确答案:C
1.宫颈癌时会出现:①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晚期时病灶较大,表现为多量出血。②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继发感染时米汤样恶臭白带。③晚期癌的症状为压迫输尿管或直肠,下肢肿痛等;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尿毒症;消瘦、发热、全身衰竭。查体可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质脆易出血;内生型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子宫颈息肉不会出现恶臭白带。宫颈结核常伴结核杆菌感染的一些症状,如,低热、乏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以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特点。绒癌有子宫增大体征,查HCG明显升高。根据本病例特点:早期的接触性出血,虽有宫颈糜烂也可致接触性出血,但有质脆的赘生物,故可考虑为子宫颈癌。2.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均可引起接触性出血,外观难于ⅠA期宫颈癌相区别;宫颈结核偶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白带增多,局部见多个溃疡,甚至菜花样赘生物;子宫内膜内位症有时有宫颈有多个息肉样病变,甚至波及穹隆部,肉眼不易鉴别;子宫内膜癌转移宫颈必须与宫颈腺癌相鉴别;以上都需要做宫颈活检才是可靠的鉴别方法。宫颈活检宫颈刮片多次检查为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均应做宫颈锥切术。4.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订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和阴道功能。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①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ⅠA1期患者;②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适用于ⅠA2期患者;③对于ⅠB~ⅡA期:选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髂总淋巴结有癌转移者,做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取样。年轻患者卵巢正常可保留。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ⅠA1期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ⅠA2~ⅠB1期、肿瘤直径2cm者可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有术时及术后出血、术时损伤脏器、术后盆腔感染、淋巴囊肿、尿潴留、尿漏等。故当该患者通过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ⅠB2期,即可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第5题:

(149~150题共用题干) 女性,38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二度糜烂,前唇有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宫颈绒癌


正确答案:C
子宫颈癌主要表现有阴道出血,为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一般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之后,最初量不多,无臭。随着癌组织费破,可流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坏死,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该患者病理改变为外生型,有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向阴道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宫颈绒癌无恶臭白带。考点:子宫颈癌的诊断

第6题:

女,48岁。接触性出血1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5cm×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宫颈绒癌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颈癌常见的症状有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继发感染时出现米汤样恶臭白带,查体时可见到赘生物,患者多有宫颈糜烂,即高度怀疑为子宫颈癌。

第7题:

(140~142题共用题干)

女,48岁,阴道出现接触性出血1月余,少于月经量,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出现赘生物,大小约5cm3,质地脆,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一)。

140.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肌瘤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宫颈癌


正确答案:E
解析:患者中年妇女阴道接触性出血、白带恶臭,检查见宫颈糜烂,前唇赘生物,质脆、易出血,首先考虑宫颈癌的诊断。

第8题:

女,41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最可能的诊断是A、子宫颈息肉

B、子宫颈结核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子宫内膜癌

为确定诊断,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E、宫颈活检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第9题:

女性,38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为确定诊断,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E.宫颈活检


正确答案:E
1.子宫颈癌主要表现有阴道出血,为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一般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之后,最初量不多,无臭。随着癌组织溃破,可流浆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组织坏死,感染则出现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该患者病理改变为外生型,有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向阴道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出血。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宫颈绒癌无恶臭白带。2.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三阶梯诊断依次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其中最方便、最有实用价值的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而确诊需要病理学依据,故应做宫颈活组织检查。3.子宫颈癌分期,0期:原位癌或上皮内癌。Ⅰ期:癌严格局限于子宫颈。Ⅰa期:仅在显微镜下能鉴别的浸润癌。所有肉眼可见病变甚至浅表浸润也都定为Ⅰb期。浸润癌局限于可测量的间质浸润,最大深度为5mm,宽度不超过7mm。Ⅰ期:可测量的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不超过3mm,宽度不超过7mm。Ⅰ期:可测量的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超过3mm,5mm,水平扩展不超过7mm。Ⅰ期:临床病变局限于子宫颈,或临床病变超过Ⅰ期。Ⅰ期:临床病变不超过4mm。Ⅰ期:临床病变>4mm。Ⅱ期:癌已超过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Ⅱ期:无明显宫旁浸润。Ⅱ期:有明显宫旁浸润Ⅲ期:癌浸润达盆腔。直肠检查时肿瘤与盆腔间无间隙。肿瘤累及阴道下1/3。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列入Ⅲ期,但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者除外。Ⅲ期:宫旁浸润未达盆壁,但累及阴道下1/3。Ⅲ期:宫旁浸润已达盆壁,或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Ⅳ期: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临床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Ⅳ期:癌播散至全部邻近器官。Ⅳ期:癌播散至远处器官。4.手术治疗主要用于Ⅰ~Ⅱ的早期患者,其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和阴道功能。患者为Ⅰ期,应选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而宫颈锥切术用于原位癌。全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Ⅰ期患者。放射治疗适用于Ⅱ期以后及晚期患者。

第10题:

女性,59岁,绝经8年,近1周白带带血丝,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后倾稍小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

确诊后最佳治疗方案是
A.刮宫
B.宫颈锥形切除
C.子宫切除保留卵巢
D.全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
E.放射治疗女,48岁,接触性出血1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宫颈Ⅱ度糜烂,前唇有5cm的质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正常大,三合诊(-)。

答案:C
解析: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巴氏分级共分五级:巴氏I级,正常涂片中没有不正常细胞;巴氏Ⅱ级,炎症涂片中细胞有异形改变;巴氏Ⅲ级,涂片中的可疑癌细胞有核变质改变,但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随诊检查确诊;巴氏Ⅳ级,涂片中有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细胞;巴氏Ⅴ级,涂片中有癌细胞,可肯定是癌症。故选B。考点: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