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1岁,出现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2个月余。近1周又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后查体:患者咳嗽时在肩胛间区及锁骨上下部位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A、≤4mmB、5~9mmC、10~19mmD、≥20mmE、≥25mm

题目

患者,男性,31岁,出现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2个月余。近1周又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后查体:患者咳嗽时在肩胛间区及锁骨上下部位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 A、≤4mm
  • B、5~9mm
  • C、10~19mm
  • D、≥20mm
  • E、≥25m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16~11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9岁。近2个月来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偶有咳痰而就诊。经问诊和查体后,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医嘱行PPD试验。 116、护士为患者行PPD试验后检查皮试部位的情况,如果结果阳性,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0mm伴水疱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29岁。近2个月来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缺乏,偶有咳痰而就诊。经问诊和查体后,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医嘱行PPD试验。

护士为患者行PPD试验后检查皮试部位的情况,如果结果阳性,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0mm伴水疱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者,男,35岁,3个月来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查体:体重减轻,一般状况尚可。实验室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5mm

护士对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制定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

B、采用增进食欲的食谱

C、检测体重变化

D、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E、给予低蛋白、低脂饮食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性,34岁。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咳嗽、咳痰2个月。查体:锁骨上、下区可闻湿啰音。最能帮助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痰培养

D、胸部X线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参考答案:E

第5题:

患者,男性,31岁,出现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2个月余。近1周又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后查体:患者咳嗽时在肩胛间区及锁骨上下部位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对结核菌素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皮内注射0.1mlPPD

B、48~72小时观察结果

C、注射部位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

D、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下缘

E、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对该患者的痰液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70%乙醇浸泡

B、焚烧

C、阳光下曝晒

D、紫外线灯消毒

E、5%苯酚浸泡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第6题:

患者,男性,34岁。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咳嗽、咳痰2个月。查体:锁骨上、下区可闻湿哕音。最能帮助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痰培养

D.胸部X线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正确答案:E
因肺结核好发于肺尖,故在肩胛间区或锁骨上下部位于咳嗽后闻及湿哕音时,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该患者有上述肺结核的体征,为明确诊断,还需进行病原学检查。

第7题:

患者,男,35岁,3个月来发热,乏力,盗汗,食欲缺乏。查体:体重减轻,一般状况尚可。实验室检查:痰结核分支杆菌阳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人院。医嘱行PPD试验。

PPD试验结果阳性的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5mm


正确答案:C
PPD试验中皮肤硬结<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第8题:

患者女性,21岁,门诊就医。主诉近1个月来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少量白痰。查体:听诊肩胛间区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为便于发现病变首选的检查措施是()。

A.PPD试验5Iu

B.血沉、白细胞总数+分类

C.痰涂片找结核菌

D.胸部X线检查

E.痰菌培养+药敏试验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性,29岁。近2个月来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偶有咳痰而就诊。经问诊和查体后,医生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医嘱行PPD试验。护士为患者行PPD试验后检查皮试部位的情况,如果结果阳性,判定标准为皮肤硬结直径达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0mm伴水疱

诊断患者的消瘦,护士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不包括A、与患者共同制订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

B、告诉患者消瘦的主要原因

C、可有适当的活动增进食欲

D、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E、给予低蛋白、低脂饮食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第10题:

患者,男性,31岁,出现午后低热、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盗汗2个月余。近1周又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后查体:患者咳嗽时在肩胛间区及锁骨上下部位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

对结核菌素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皮内注射0.1mlPPD
B.48~72小时观察结果
C.注射部位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
D.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下缘
E.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答案:D
解析:
1.根据病例,诊断为肺结核。对结核杆菌,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单的灭菌方法。
2.结核菌素试验常用PPD,在左前臂屈侧中部皮内注射0.1ml,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直径,测局部硬结范围,取纵横两者平均直径判断强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