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室外内温度是()。

题目

烧伤患者的室外内温度是()。

  • A、26~28℃
  • B、28~30℃
  • C、30~32℃
  • D、24~26℃
  • E、22~2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烧伤患者的室外内温度是

A.26~28℃
B.28~30℃
C.30~32℃
D.24~26℃
E.22~24℃

答案:C
解析:
考点:中重度烧伤的紧急处理;精析:烧伤患者病房室温以30~32℃为宜,相对湿度为30%~40%。故本题选C。避错:本题中唯有C的温度是大于30℃,明显不同于其他选项,当然如果考生能记住烧伤患者病室要求的室温和湿度那更好。

第2题: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屋面内表面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述哪一条要求?( )

A.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B.小于或等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C.等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D.大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答案:B
解析:
参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4.0.4条文中规定,若夏季屋面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可能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则不能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第3题:

减少表面和地下室外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间的温差的措施有()。

A、在地面和地下室外墙做保温层

B、增加地面热阻

C、增加地下室外墙的热阻

D、提高这些部位内表温度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是指()。

  • A、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 B、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的比值
  • C、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 D、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进行冬季全面通风换气的热风平衡计算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集中送风的送风温度
B.对于允许短时过冷的室内可不考虑热和空气平衡
C.用于选择机械送风系统加热器的冬季室外温度应采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D.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全面通风耗热量的冬季室外温度应采用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答案:A,B
解析:

第6题:

有关围护结构在室外气温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的传热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的周期相同,但与室外气温波动的周期不同
B.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动的振幅比室外气温波动的振幅小
C.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波动的振幅从外至内逐渐减小
D.外表面温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比内表面早

答案:A
解析:
在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围护结构的传热特征是:室外温度、平壁表面温度和内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简谐波动;从室外空间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小,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迟。

第7题:

关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冬季使用的局部送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B.夏季使用的局部送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C.夏季使用的消除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D.冬季使用的消除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答案:A,B,C
解析:
选项A正确,结合《09技术措施》第1.3.18条及《09技术措施》第1.3.2条注1,冬季使用的局部送风,无论是否需要加热,均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选项B正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一般低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根据《09技术措施》第1.3.18条,当夏季局部送风在需要“冷却处理”的情况下,依然采用的是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故不需要“冷却处理”的情况下,更应该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所以选项AB正确。选项C正确。选项D:在冬季,对于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第8题:

如果室内温度是23℃,室外温度是-5℃,那么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 )。

A.18℃

B.28℃

C.-28℃

D.-18℃


正确答案:B
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23-(-5)=28℃。

第9题: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是根据( )来确定。

A.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B.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C.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
D.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阻

答案:B,C
解析:

第10题:

美发营业场所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不要相差()以上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