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某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学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9对学生进行配对研究。自由度为()。A、7B、8C、16D、17E、18

题目

了解某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学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9对学生进行配对研究。自由度为()。

  • A、7
  • B、8
  • C、16
  • D、17
  • E、1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如下SQL语句: SELECT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年龄FROM班级,学生; WHERE班级.班级号=学生.班级号; AND姓名LIKE"李%"; ORDER BY学生.班级号 该语句的含义是( )。

A.检索学生表中姓“李”的学生记录,并根据“班级号”分组显示学生的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和年龄

B.检索学生表中不是姓“李”的学生记录,并根据“班级号”分组显示学生的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和年龄

C.检索学生表中姓“李”的学生记录,按“班级号”升序显示学生的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和年龄

D.检索学生表中不是姓“李”的学生记录,按“班级号”升序显示学生的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和年龄


正确答案:C
解析:该SQL语句的功能是,检索学生表中姓“李”的学生记录,要求显示该生的班级名称、姓名、性别和年龄,并按“班级号”升序排序。这里的LIKE是字符匹配运算符,“%”是通配符,表示与若干个任意字符匹配;另外,L-EN以使用“-”通配符表示与一个任意字符匹配。ORDER BY是排序短语,默认的排序方式是按升序排序。

第2题:

()是指在初等和中等阶段的公立学校中,在缩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者在学生成绩方面获得异乎寻常高水平的学校。

A、磁石学校

B、蓝带学校

C、灯塔学校

D、公立学校


参考答案:B

第3题:

为了激励学生,学校可以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5岁,标准差为2岁;该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为30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学校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A.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B.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5倍

D.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正确答案:B

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本题中2/15 > 3/30,因此选B。选项C应该是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是教师年龄离散程度的1.3倍。参见教材P208。

第5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正确答案:B
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

第6题:

学生学习的改进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三个方面,学校改进项目往往在最后都会对上述维度进行评估,具体看学校改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参考答案:学习能力

第7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正确答案:B
63.B[解析]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

第8题:

某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可以不让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参加中考。( )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了解某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与血清锌含量的关系,某人按年龄、性别和班级在学校随机抽样成绩优、差的9对学生进行配对研究欲分析问学生学习成绩与血锌含量有无关系,可采用A、配对设计的t检验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D、成组设计的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μ检验

E、以上都不行

其假设检验的H0为A、μb2=0

B、μb2≠0

C、μ1≠μ2

D、μ1≠=μ2

E、μb2≥0

自由度为A、7

B、8

C、16

D、17

E、18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B

第10题:

某学校230名女学生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平均值为74.19/L,标准差为3.79/L,则

A.5%女学生血清总蛋白含量低于66.85g/L

B.5%女学生血清总蛋白含量高于81.35/L

C.2.5%女学生血清总蛋白含量高于81.35g/L

D.95%女学生血清总蛋白含量低于73.21g/L

E.95%女学生血清总蛋白含量高于74.39g/L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