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来自某国的手机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使我国国内同类手

题目

2012年以来,来自某国的手机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使我国国内同类手机生产企业受到了严重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向商务部提出了()调查的申请。

  • A、反倾销
  • B、反补贴
  • C、保障措施
  • D、反不正当竞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A二者均呈增长态势
B前者不断减少,后者不断增加
C前者不断增加,后者不断减少
D二者均呈下降态势


答案:A
解析: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者均呈增长态势。
故正确答案为A。

第2题:

1979年以来,我国报纸媒介的发展呈现以下哪些特点?()

  • A、报纸数量不断增加
  • B、新的报纸类型不断出现
  • C、报纸版面不断增加
  • D、报纸内容不断丰富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商务部才可决定采取保障措施?

A.进口产品数量增加

B.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出口方倾销或补贴的结果

C.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D.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国内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


正确答案:CD

第4题:

如果某一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国内同类或与之直接竞争的产品生产造成严重损害,进口国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反倾销措施
  • B、反补贴措施
  • C、保障措施
  • D、临时反倾销措施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国的总需求增加10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5,边际进口倾向为0.3,求: (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2)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量。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增加量。


正确答案:1、边际储蓄率:s=1-c=1-0.5=0.5,边际进口倾向m=0.3(已知),
对外贸易乘数=1/(s+m)=1/(0.5+0.3)=1.25
2、政府支出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Y=Kg×△G=1.25 ×1000=1250(亿元) 
3、进口增加量:△M=m×△Y= 0.3× 1250=375(亿美元)

第6题:

应我国相关企业的申请,商务部对来自甲国的钢材进行了保障措施调查,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障措施调查的启动即可应相关主体的申请,也可以由商务部主动发起
B.保障措施针对的数量增加包括绝对增加和相对增加
C.如果相关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则不应再适用保障措施
D.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是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实质损害威胁

答案:A,B
解析:
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保障措施调查的发起方式也有两种:依申请或者商务部主动发起。选项B正确。根据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之一为数量增加,这种增加既包括绝对增加也包括相对增加。选项C错误。《保障措施条例》中并没有关于承诺的任何规定。选项D错误。《保障措施条例》中关于损害的规定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中的损害都不相同,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才可以。

第7题:

反倾销应主要调查以下方面()

  • A、进口产品数量
  • B、对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
  • C、对国内该同类产品生产商造成的后续影响
  • D、倾销进口产品和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 E、实质损害威胁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一般来说,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会导致进口国()

A.该商品的进口数量下降

B..国内对该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C.该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D..出口数量增加


参考答案:AC

第9题:

根据《保障措施条例》,下列说法哪项不符合条例的规定?()

  • A、如果某种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可以采取保障措施
  • B、如果某种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实质损害威胁,可以采取保障措施
  • C、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包括进口数量的绝对增加和相对增加
  • D、临时保障措施和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一般来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会导致()

  • A、进口国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
  • B、进口国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增加
  • C、进口国国内价格下跌,进口数量增加
  • D、进口国国内价格下跌,进口数量下降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