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

题目

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

  •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
  • 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 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
  • 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外交保护的发生情况,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是哪些?( )

A.甲国公民比尔在乙国经商,并加入乙国国 籍,后比尔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并长期非法关押,甲国应比尔要求向乙国提出外交保护

B.丙国公民瓦特与乙国人发生斗殴,被乙国警察非法逮捕,丙国在瓦特用尽乙国救济手段无效后提出外交保护

C.丁国公民杰克逊在乙国的房产被政府征收,且未得到任何补偿,杰克逊在乙国投诉无效 ,申请丁国要求外交保护

D.戊国公民汤某在乙国经营的店铺遭遇抢劫,汤某立即申请戊国进行外交保护


正确答案:BC
【考点】外交保护
【解析】外交保护是指某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依该外国法律得不到救济的时候,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者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者国家的利益。进行外交保护要求三个条件:其一,本国公民在外国因该国国家不当行为而受损害;其二,本国国民从受害至外交保护完毕须保持本国国籍不能变化,即“国籍连续”原则;其三,本国国民须先用尽当地救济。外交保护是在国家之间进行的,无论国民是否申请,国家都可以根据有关情况作出行使或者不行使外交保护权的决定。一般引起外交保护的事项有下列项:(1)国民被非法逮捕或者拘禁;(2)国民的财产或者利益被非法剥夺;(3)国民受到歧视性待遇;(4)国民被“拒绝司法”等情况。

第2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

A.丁国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考点】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的类型
【解析】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

第3题:

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逃往丁国,如果甲乙丙三国之间并无关于引渡的任何条约或协定,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

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

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甲国人A在乙国杀死了一乙国公民和一丙国参赞,后潜逃至丁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设乙、丁两国不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那么乙国无权要求丁国将A引渡给乙国

B.在甲、乙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情况下,乙国可以要求甲国将A引渡给自己

C.因为A杀死丙国的参赞,即使丙、丁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时候,丁国也可以以A为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拒绝引渡

D.A在丁国可以向丁国申请庇护,若丁国拒绝将其引渡给别国,可视为丁国为其提供庇护


正确答案:A
[考点]引渡
引渡是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将在本国境内而被外国追诉的人移交给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国家之间一般没有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据有关国际条约进行,如果没有国际条约的话,各国有权拒绝引渡。
本题中,如果不存在相关司法协助的双方协议,丁国没有义务将A引渡别国,因此A项的表述正确,为应选项。虽然A是甲国公民,但是由于A不在甲国境内,所以甲国无法将A引渡给别国,即使甲、乙两国之间订有司法协助协议,乙国也无权要求甲国将A引渡给自己。此时只有丁国才可以对位于自己境内的A实施引渡,所以B项的判断是错误的。A杀死C国外交官属于侵害外交代表,不得将其视为政治犯罪,不属于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情形。
所以C项错误,应该排除。关于D项,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根据国际法,对于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行的人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认为是国际罪行的人,不得进行庇护。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第5题:

王某出生在甲国,其母亲是乙国公民,父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如果甲、丙两国对原始国籍的取得采取纯粹的单系血统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则王某具有哪国国籍 ( )

A.甲国国籍

B.乙、丙双重国籍

C.丙国国籍

D.甲乙丙丁四国国籍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国籍的原始取得有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两种方式。血统主义分为单系血统主义(只以父亲的国籍为准)和双系血统主义(以父母国籍为准),出生地主义指生在哪国即具有哪国国籍。本案中,王菜生在甲国,而甲、丙两国采取单系血统主义,其父亲具有丙国国籍,所以王某可以获得丙国国籍。乙、丁采取纯粹出生地主义。王某并未出生在乙、丁两国,所以不能具有乙、丁两国国籍。综上,王某只能取得丙国国籍。选C。
【相关考点梳理】国籍的原始取得
一、国籍
(一)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第6题:

甲国公民李某,为躲避甲国正在进行的种族清洗,进入乙国。甲国公民黄某,因在甲国从事颠覆政府的活动,被甲国通缉,后进入乙国。甲国公民徐某,从丙国劫持飞机进入乙国。乙国公民约翰在甲国抢劫后逃回国内。假设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关于引渡的条约,根据国际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甲国要求引渡李某,乙国政府可以对李某庇护并不予引渡

B.甲国将黄某以谋杀罪引渡回国后,可直接以叛乱罪对之处以刑罚

C.甲国将徐某引渡回国后,不经乙国同意不得将之再交给丙国

D.甲国要求引渡约翰,乙国可不将约翰引渡,但是须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AC
【考点】引渡和庇护
【解析】庇护可以不予引渡,故A项正确;以其他罪名审判,须经原引出国的同意,故8项错误;再行引渡须经原引出国同意,故C项正确;本国人不引渡,是否引渡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乙国并没有向甲国说明理由的义务,故D项错误。

第7题:

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

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

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


参考答案:D

第8题:

甲国、乙国和丙国都是1963年《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甲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伤,依据《东京公约》,下列哪些国家对此事有管辖权?( )

A.甲国有管辖权,因为甲国是航空器的登记国,而且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有管辖权,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无管辖权,因为丙国既不是航空器的登记国,也不是行为地国

D.以上三国都有管辖权


正确答案:ABD
【考点】国际民航安全制度的管辖权
【解析】l963年《东京公约》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国有管辖权。但不排除在其他场合非登记国也有管辖权:罪行的后果涉及该国领土;罪行涉及该国安全;行为者及受害者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住所;罪行违反该国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规定或条例;根据国际协定有义务行使管辖权。甲国是飞机登记国、行为者的国籍国,罪行涉及乙国领土和安全,丙国为受害者国籍国。因此甲、乙、丙三国都有管辖权。因此答案是ABD。C项不正确,尽管丙国既不是航空器的登记国.也不是行为地国,但受害人为丙国国民,因此,丙国也有管辖权。

第9题:

甲乙丙三国签订一份边界条约,三国代表经过谈判磋商后分别在约文上签字,后甲国议会对约文不予批准,乙、丙两国议会批准后,丙国分裂为丙、丁两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约对甲乙丙三国已经生效,因为三国代表已经签字

B.条约对甲、丙两国不生效,因为甲国议会没有批准。而丙国已经分裂

C.条约无效,因为发生了情势变迁

D.条约对乙、丙、丁三国生效


正确答案:D
【答案】D
【详解】:条约的生效除外交代表签字外,还需缔约国本国立法机关批准才能对缔约国生效。甲国议会拒绝批准,所以条约对甲国不生效,但对乙国、丙国生效。 丙国分裂后涉及条约的继承,而边界节约属于非人身性条约,是应当给予继承的。所以。条约对新丙国和丁国都有效力。选D。

第10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甲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 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因此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