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题目

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 A、《名例》
  • B、《刑名》
  • C、《法例》
  • D、《具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法经》共有六篇,其中《具》篇类似于现代刑法的()

A.总则部分

B.分则部分

C.序言部分

D.解释部分


参考答案:A

第2题:

《法经》六篇中,相当于刑法总则的篇目是( )。

A.《盗法》

B.《具法》

C.《捕法》

D.《杂法》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的主要内容。《法经》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由《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组成。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

第3题:

《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 )。

A.《囚法》

B.《贼法》

C.《杂法》

D.《具法》


正确答案:D
 【考点】《法经》的篇目
    【解析】《法经》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所作,分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部分。《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此两篇被列为法典之首。《网法》又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捕》二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

第4题:

《法经》中类似于近代刑法总则篇的篇目是(  )。
A.刑名律
B.具法
C.具律
D.名例律


答案:B
解析:
【精解】古代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包括具法、具律、刑名律、法例律、名例律等。以具法作为总则篇名的只有《法经》,故选B项。以具律作为总则篇名的是《秦律》、《汉律》。以刑名律作为总则篇名的只有《曹魏律》。以刑名律和法例律共同作为总则篇名的是《晋律》、《北魏律》。从《北齐律》开始,历代法典都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篇名,直至清末沈家本修律。

第5题:

《法经》中类似近代刑法典总则篇的是()。

A.杂法

B.囚法

C.具法

D.盗法


参考答案:C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重要法典结构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经》中相当于今日法律“总则”性质的篇目是“具律”,它在《曹魏律》中被改为刑名而置于律首

B.《晋律》有“刑名”而无“法例”,但其总则性内容较《曹魏律》丰富

C.中国古代刑律体例由十二篇改为七篇的这一变化发生在《大明律》

D.《北齐律》与《唐律》的体例都是十二篇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A 项正确。《法经》中相当于今日法律“总则,性质的编目是“具律”,它在《曹魏律》中被改为刑名而置于律首B 项错误。因为《晋律》既有“刑名”也有“法例”,它在刑名之后加上了法例。C 项正确。《大明律》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名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北齐律》以来,一直到《唐律》、《宋刑统》的体例都是十二篇.D 项正确。

第7题:

首创刑律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法经》

B.《曹魏律》

C.《唐律疏议》

D.《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战国时期,李悝考查了各国成文法,吸收了各国的立法经验,制定出魏国的基本法典——《法经》,该部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该法典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其中的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具法的确立,开创了我国刑法典总则编纂的先例。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曹魏律》是三国曹魏政权制定的法典,其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将成文法典总则篇置于律首,但成文法典总则篇并非《曹魏律》首创。因此,排除‘B项。《唐律疏议》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名例律来源于刑名律。因此,排除C项。《大清新刑律》将名例律改为总则,但总则篇并非《大清新刑律》首创。因此,排除D项。

第8题:

晋律中的刑名相当于现代法律中的()

A.刑法总则

B.刑法分则

C.民法总则

D.民法分则


参考答案:A

第9题:

《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的部分是()。

A.具法

B.盗法

C.贼法

D.杂法


参考答案:A

第10题: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法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首次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且将“八议”入律的是《曹魏律》

B、《泰始律》中相当于近现代刑法总则的篇是“刑名”和“名例”

C、首次将“名例”作为总则,列为首篇的是《北齐律》

D、该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部法典是《北齐律》

答案:B
解析:
(1)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的修改,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其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第三,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性上进了一大步。A项表述正确。(2)《晋律》又称《泰始律》或“张杜律”,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此,B项不正确,在《泰始律》中尚未出现“名例”律,正确的应该是“刑名”和“法例”。(3)北齐政权全面总结历代立法经验,历经十余年修成当时最有水准的法典《北齐律》。《北齐律》共12篇,其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炼了刑法分则,使其成为11篇,《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封建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由此,C、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