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公证员法律责任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题目

下列关于公证员法律责任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公证员任命和公证员执业证书的,经查证属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司法部撤销原任命决定,并收缴、注销其公证员执业证书
  • B、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公证机构依法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 C、公证协会依据章程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公证员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业处分
  • D、司法行政机关查处公证员的违法行为,可以委托公证协会对公证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BD
「考点」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法律条文「解析」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艾、秩序和利益等。正义是法的价值之一,而非唯一价值。因此,法律责任的设定未必是正义的实现。另外,法律责任的设定是实然,而实现正义是应然。实然与应然间总会存在不一致。据此,选项A错误。
    法律后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因此选项B正确。
    承担法律责任,可以主动承担,也可以被动承担,而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据此,选项C错误。
    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法律条文可能只表述假定条件,或只表述行为模式,或只表述肯定的法律后果,当然也可能只表述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据此,选项D正确。

第2题: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法律制裁以违法行为为前提,法律制裁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实际结果


正确答案:BD

第3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A.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

B.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时均不需要考虑主观过错

C.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D.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需要以实际损害结果为前提


正确答案:CD
解析:从法律责任的构成来看,首先主体不同于违法主体,范围要小于违法主体,如14周岁以下的儿童无刑事责任能力;其次,民事责任中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

第4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
B、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C、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 项错误,狭义的法律专指有立法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 律文件,即主要是部门法。广义的法律包括狭义的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以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如司法解释。作为追究法律责任最终依据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B 项正确,《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 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因此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C 项错误,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与法律无关,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故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D 项错误,设定法律责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使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权力得以生效,实现法的价值。法律责任的目的要通过法律责任的功能来实现。法律责任的功能是:惩罚、救 济、预防。

第5题:

根据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下列哪一或哪些表述可以成立?( )


A.公证员有依法应予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情形的,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逐级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决定

B.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员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部有关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进行

C.司法行政机关在对公证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之前,应当告知查明的违法行为事实、处罚的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D.公证员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B,C,D
解析:
。《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第30 ~31条。

第6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A.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B.法律责任的认定必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前提

C.法律责任具有惩罚、救济和预防等功能

D.法律责任可以通过责任主体自觉履行而实现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下列关于公证员职业道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体是公证员

B.其对象主要是公证员的执业行为

C.其对公证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

D.其调节公证职业内部公证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公证职业与社会各方面关系


正确答案:A
「考点」公证员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解析」公证员职业道德主体是公证员和公证机构

第8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

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


正确答案:C

第9题:

关于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法律责任,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公证员在履行公证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公证书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
B.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承办公证员追偿
C.公证机构对存在错误的公证书,经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仍不纠正或补正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存在过错
D.公证机构或公证员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存在过错

答案:A,C,D
解析: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B 项错误,必须是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方可追偿。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证明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公证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有过错:(1)为不真实、不合法得失相出具公证书的;(2)毁损、篡改公证书或者公证档案的;(3)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4)违反公证程序、办证规则以及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行业规范出具公证书的;(5)公证机构过程中未尽到充分的审查、核实义务,致使公证书错误或者不真是的;(6)对存在错误的公证书,经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申请仍不予纠正或者补正的;(7)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第10题:

(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
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


答案:C
解析:
解析: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法律,但这里的法律不限于狭义上的法律,而是广义上的法律。因此,A、B选项错误。根据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承担责任要以主观上的过错为条件,但在特殊侵权等领域,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C选项正确。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D选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