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口和用地规模多少的不同,住宅小区可分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

题目

按人口和用地规模多少的不同,住宅小区可分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

  • A、居住区
  • B、居住中心
  • C、居住群
  • D、居住片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所示。



【问题】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及公共活动空间,虽然在东部有市政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与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把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hm2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解析】


首先看整体规划结构,这个与道路及路网结构是息息相关的。主要包括道路等级设置情况(主干道、次干首、支路),道路是否穿越用地,道路间距路网密度是否合理,道路规划是否起到了联系通达的目的等。然后看功能布局。住宅用地、公建用地、绿地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合理,不同类型的住宅布置是否合理,公建服务半径是否较好覆盖整个用地,小区公建是否帮助形成居住区公共核心,不同公建相邻设置是否合理,公建规模是否符合标准。


然后看绿地景观。当周围有良好的景观时,用地布局应结合景观,发挥环境优势。另外就是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位置、规模。


对居住区规划来说,一般考虑四方面:道路、住宅、公建、绿地。以上分析都包括了。


第2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儿所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儿所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与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把托儿所、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 0~1. 5 hm2。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第3题:

城市用地大类中的绿地是指居住小区及居住小区以上级的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城市居住区的规模通常以( )作为主要标志。

A、 居住人口规模
B、 居住户数规模
C、 用地规模
D、 建筑规模

答案:A
解析:
居住区的规模,广义上讲,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居住人口规模,但通常以居住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志。居住人口规模又有居住户数规模和居住人数规模,通常所讲的居住人口规模是指居住人数规模。

第5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第6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一10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髙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由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公顷。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第7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第8题:

住宅小区功能评价指标中的居住建筑密度是指居住建筑( )面积之比。

A.基底面积之和与居住建筑用地

B.面积与居住建筑用地

C.基底面积与居住建筑

D.面积与居住小区用地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住宅小区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居住建筑密度=

第9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居住区规模通常以居住用地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B、居住区的组成要素有住宅、道路和绿地三项
C、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两大类
D、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其规模有用地规模、建筑规模、人口规模。B项,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C项,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D项,城市居住区根据居住户数或人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第10题:

某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是13000人,则此属于( )。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独立组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居住区及规划布局。居住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是10000~15000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