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题目

简述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正确认识情绪,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
(3)锻炼身体;
(4)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幽默感;
(5)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6)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学生意志的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中学生意志的培养方法有: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确立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
  (3)激发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与困难作斗争的能力。
  (5)培养丰富的情感,激励自己的行为,提高情绪和情感对意志的支持作用。
  (6)加强意志的自我培养。

第2题:

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答案:
解析: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有:(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第3题: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答:(1)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1分)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分)
(3)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1分)
(4)价值辨析: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分)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1分)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第4题: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培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儿童在出生时就有原始的不分化的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婴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分化为愉快的积极反应和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即表现为喜爱和高兴或厌恶、恐惧和发怒。1岁半以后,婴儿情绪的分化更为明显。到了幼儿期,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其发展的一般特点。成人要在了解这些儿童情绪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情绪情感。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家长与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幼儿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人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应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与态度。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个孩子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冲突,遇到挫折,从而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化,及时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对于情绪经常出现波动的幼儿,教师既不能放弃教育要求,也不能简单急躁地对待。而应该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原因和各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随机相宜地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5题:

简述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首先,要注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伙伴、爱小动物等;
其次,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摔倒了不哭、与小朋友共享玩具等,来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
再次,注意从小培养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地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嫉妒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

第6题:

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的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经常观察婴儿的情绪变化。
②经常让婴儿获得快乐。
③让婴儿慢慢学会控制情绪。
④让婴儿学会忍耐和宽容。
⑤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是培养良好情绪的环境因素。

第7题:

简述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中学生情绪非常丰富;(2)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4)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5)中学生情绪的延续性较长,心境化;(6)出现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7)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第8题:

简述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方法。(5分)


正确答案:
自学能力的构成:系统性,计划性,时间控制及分配能力,与他人协助学习的能力等。
培养方法: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首先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树立勤于实践的观念。

第9题:

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10题:

简述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正确答案: (1)说服法。教师应经常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榜样示范。榜样在观察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为宜。
(3)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能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