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 <sub>

题目

材料: 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 2呈现实验方案:将两株大小相同的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后,分别放置在2个相同规格的密闭容器中,其中一容器装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容器中装等量的水。放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去叶绿素,滴碘酒,观察叶片颜色。 呈现实验结果:甲中的叶片未变成蓝色;乙中的叶片变成了蓝色。 问题: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乙中植物进行着光合作用。 生2:甲中植物没有淀粉。 生3: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所以甲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师: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是哪一变量不同引起的? 生:氢氧化钠溶液与清水。 师:回答得不错,设计方案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生:去除二氧化碳。 师:那么同学们思考我们能不能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之类的物质? 生:可以。 师:所以设计氢氧化钠溶液只是控制变量的一种选择。那么,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有无)。 师: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生: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师:很好,结论的概括应结合实验中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证据,并紧密围绕研究的问题进行。请同学们再次概括出研究的结论。 生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生5: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绿叶才能在光下制造淀粉。 生6: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根据材料回答: (1)如何才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 (2)本材料运用了提问技能,提问的原则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CO2,密闭温室中CO2浓度过低,影响光合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某植物上的一片叶片的叶脉被切开(如右图),阳光照射4h后,经脱色,再进行碘处理,结果A部分呈棕褐色,B部分呈蓝黑色,这个实验证明。()

A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B光合作用需要水

C光合作用有O2产生

D光合作用需要CO2


B

第3题:

设施内CO2施肥的意义是()。

A.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B.降温

C.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D.遮荫


正确答案:C

第4题:

设施内CO2施肥的意义是()。

  • A、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 B、降温
  • C、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 D、遮荫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 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②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③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④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正确答案:D

第6题:

第二段末尾说的“得不偿失”,意思是( )。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的 CO2,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CO2多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梅耶通过研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 B、萨克斯通过叶片曝光和遮光处理的对照,证明光合作用能将CO2合成淀粉
  • C、鲁宾和卡门通过设置对比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 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正确答案:B

第8题: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里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C02),这是因为( ).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CO2可促进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气体,使温室里的温度升高

D.CO2可灭火,施用CO2可避免火灾


正确答案:B
26.B[解析]在农业上,温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第9题:

植物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是形成()

  • A、CO2
  • B、糖
  • C、ATP
  • D、NADPH

正确答案:C,D

第10题:

以下各项中,()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 A、CO2
  • B、矿质营养
  • C、叶内叶绿素含量
  • D、温度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