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

题目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
  • 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
  • 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试问,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③层撤泥质粉质黏土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75
B 80
C 115
D 120


答案:A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2.4条及第5.2.7条,fsk=fsk+ηdym(d-0.5)
fak=50kpa;,查表5.2.4,ηd=1.0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d=3m。

第2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2.试问,当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对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时,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20
C、140
D、16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式(5.2.7-3)计算,由于z/b=1/16<0.25,故扩散角θ=0°。
基础底面处,土体自重压力值为:pc=18×1+(18.5-10)×1=26.5。
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按构筑形式,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基尤为合适的基础是(  )。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板基础
D.箱形基础

答案:D
解析:
按照构造形式,基础分为:①条形基础;②独立基础;③筏板基础;④箱形基础;⑤桩基础。其中,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箱形基础由于刚度大、整体性好、底面积较大,所以既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均匀地传到地基,又能适应地基的局部软硬不均,有效调整基底的压力。箱形基础能建造比其他基础形式更高的建筑,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基尤为合适。

第4题:

当建筑场地的上部土层较弱、承载力较小,不适宜在天然地基上作浅基础时,宜采
用的基础类型是(  )。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板基础
D、桩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基础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其中
,桩基础是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当建筑场地的上部土层较
弱、承载力较小,不适宜采用在天然地基上作浅基础时,宜采用桩基础

第5题:

当建筑场地的上部土层较弱、承载力较小,不适宜采用在天然地基上作浅基础时宜采用( )。

A:条形基础
B:桩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2.试问,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5
B、80
C、115
D、1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及第5.2.7条规定,地基承载力表达式为:



fak=50kPa;对于淤泥质粉质黏土,查表5.2.4可得,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d=3m;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下列关于房屋基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柔性基础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受压、受拉较低的基础
B、 箱形基础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基尤为合适
C、 筏板基础适用于地基土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D、 桩基础不适宜在天然地基上作浅基础

答案:A
解析:
根据基础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是指用灰土、三合土、砖、石、混凝土等受压强度大,而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砖混结构房屋一般采用刚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受压、受拉均较强的基础。

第8题:

关于建筑物基础表述正确的是( )。

A.框架结构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筏板基础属于刚性基础
C.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应考虑刚性角的限制
D.筏板基础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要比箱形基础优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构造。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其材质为钢筋混凝土,属于柔性基础,不考虑刚性角的限制。箱形基础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要比筏板基础优越。

第9题:

下列哪种基础适合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松软地基()。

A:独立基础
B:条形基础
C:筏板基础
D:箱形基础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答案:C
解析:
题中承载力满足要求,沉降不满足,故增加搅拌桩桩径以及提高桩身强度会造成浪费,均不属于最有效的方案,而减小沉降的有效措施是增加桩长,故C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