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状地基为岩石或坚硬土层时,管道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对于小于等于5

题目

原状地基为岩石或坚硬土层时,管道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对于小于等于500mm的柔性管道,其厚度应大于()mm。

  • A、50
  • B、100
  • C、150
  • D、2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桩基穿透可液化土层,使桩端伸入稳定土层中,当土质为坚硬黏土时,伸入长度不应小于1.0m
B.采用深基础,且埋入液化深度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少于0.5m
C.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砂桩和强夯等
D.全部或部分挖除可液化土层,置换砂石或灰土垫层

答案:A
解析:
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有:
①采用桩基穿透可液化土层,使桩端伸入稳定土层中。对碎石土、砾、粗砂、中砂、坚硬黏土,伸入长度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小于1.0m。
②采用深基础,且埋入液化深度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少于0.5m。
③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砂桩、强夯等),使可液化砂土骨架挤密,孔隙水排出,土的密度增加。
④全部或部分挖除可液化土层,置换砂石或灰土垫层。

第2题:

关于垫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 段应设垫层。
B. 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烁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C.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00mm
D. 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关于管道支墩与基础的设计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土基上,管道一般应敷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

B.在岩基上,应铺设砂垫层

C.在土基上,应铺设砂垫层

D.对于淤泥和其他承载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地基,必须进行基础处理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柔性管道的基础结构设计无要求时,();软土地基宜铺垫一层厚度不小于150mm的砂砾或5~40mm粒径碎石,其表面再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中、粗砂垫层。


正确答案:宜铺设厚度不小于100mm的中粗砂垫层

第5题: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砂垫层铺设,基础垫层厚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即管径315mm以下为150mm,管径600mm以下为100mm。


答案:错
解析: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砂垫层铺设:管道基础,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基础垫层厚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即管径315mm以下为100mm,管径600mm以下为150mm。

第6题:

关于管道地基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 扰动
B. 槽底为岩石或坚硬地基时,应按设 计规定施工,设计无规定时,管身下方应 铺设砂垫层,其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C. 当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D. 非永冻土地区,管道不得安放在冻结的地基上;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地基冻胀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当管底为岩石、碎石或多石地基时,对金属管道应铺垫不小于( )mm厚的中砂或粗砂,构成给水管道砂基础。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解析:
管底为岩石、碎石或多石地基时,对金属管道应铺垫不小于100mm厚的中砂或粗砂,构成给水管道砂基础。

第8题:

( )是利用夯实的砂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从而起至”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

A、砂换土垫层法

B、强夯法

C、强夯转换法

D、砂石桩


参考答案A

第9题:

当管底地基土质松软、承载力低或铺设大管径的钢筋混凝土管道时,应采用( )。

A.天然基础
B.砂垫层基础
C.混凝土基础
D.沉井基础

答案:C
解析:
当管底地基土质松软、承载力低或铺设大管径的钢筋混凝土管道时,应采用混凝土基础。

第10题:

砂(碎石)垫层一般铺设路堤底部。采用砂(碎石)分层填筑压实,作为地基的()层,提高地基强度。


正确答案:持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