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界址点设置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项目用地界线的拐点上应设置界址点B、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C、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D、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E、村行政界线和基本农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题目

关于界址点设置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项目用地界线的拐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 B、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 C、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 D、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 E、村行政界线和基本农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中,(  )个以上的权属界线的交叉点,必须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并作界址点注记。

A.2
B.3
C.4
D.5

答案:A
解析:
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中,两个以上权属界线的交叉点,必须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并作界址点注记。重要的界址点应设置界桩,在土地权属调查表中记录标志类型和界址注记。权属调查应对重要界址点和主要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注记。

第2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关于界址点及界址线的编绘,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如果没有实测界址点坐标,可在实地丈量界址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用距离交会的方法绘出界址点位置
B.界址点分埋石(包括建筑物拐角界址点)和不埋石两种
C.界址桩在图上必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按顺时针编号
D.界址桩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00m,转折点必须设置界址桩。对于大型线性工程,直线段距离可适当延长
E.界址点编号形式:如用地面积较小,可按阿拉伯数字1,2,3…顺序编制;如用地面积较大,可采用地名或工程名的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作为代号顺编

答案:A,B,C,E
解析:
利用放样后复测的界址点坐标,直接展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连接界址点形成界址线。如果没有实测界址点坐标,可在实地丈量界址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用距离交会的方法绘出界址点位置。界址点分埋石(包括建筑物拐角界址点)和不埋石两种。将界址点按一定的顺序连结成界址线。界址桩在图上必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按顺时针编号。界址点位置用直径为0.8毫米的红色圆圈表示。界址点编号形式:如用地面积较小,可按阿拉伯数字1,2,3…顺序编制;如用地面积较大,可采用地名或工程名的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作为代号顺编。所有界址点的编号或代号一律写在用地范围的外侧。D项,界址桩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m,转折点必须设置界址桩。对于大型线性工程,直线段距离可适当延长。

第3题:

界址桩的设置应该注意()几个基本点。

A、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m

B、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

C、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

D、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

E、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


参考答案:ABCE

第4题:

经批准的项目用地界址桩的设置原则有(  )。

A.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m
B.曲拆线的主要转折点埋桩
C.如果项目用地范围行政隶属不同,应在用地界线与行政界线交点上加设界址桩
D.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不必加设界址桩
E.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

答案:A,B,C,E
解析:
D项,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及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址桩。

第5题:

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包括(  )。

A.行政界线
B.界址点
C.界址线
D.地标号
E.地籍号

答案:A,B,C,E
解析:
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

第6题:

当(  )时,可以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关系距离法放样数据。

A.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提供拟用地界址点坐标
B.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提供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及地物点的距离和角度等有关数据
C.建设项目用地条件只提供用地图纸,而没有提供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及地物点的距离和角度等有关数据
D.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提供拟用地界址点坐标和用地图纸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提供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时,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极坐标法放样数据;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距离等有关数据,作为关系距离法放样数据;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前方交会法放样数据。

第7题:

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应冠以字母表示,其中A表示(  )

A.与省界的交点
B.与地区(市)界的交点
C.与县界的交点
D.与乡(镇)界的交点

答案:C
解析:
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应冠以字母表示:S表示与省界的交点;E表示与地区(市)界的交点;A表示与县界的交点;X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C表示与村界的交点;Z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

第8题:

关于界址点设置的具体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项目用地界线的拐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B.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C.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D.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E.村行政界线和基本农田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

答案:A,B,C,D
解析:
界址点设置的具体规定,项目用地界线的拐点、用地界线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上应设置界址点。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及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分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设置界址点。在权属调查时必须在工作底图上标注设置的界址点,并作界址点注记,为编绘勘测定界图及面积量算打下基础。权属调查应对周围有明显地物的界址点和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注记。

第9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用地界线、界址点、用地总面积
B.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地类名称、用地范围内占用各权属单位土地面积及地类面积
C.用地范围内人口状况
D.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
E.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答案:A,B,D,E
解析:
土地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地界线、界址点、用地总面积(大型项目用地,因土地勘测定界图分幅较多,可以不标注用地总面积);②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地类符号或名称;③用地范围内占用各权属单位土地面积及地类面积;④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地类界线;⑤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第10题:

下列关于权属界线及权属界线测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
B.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变更测绘
C.权属界线是指土地、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上其他附着物权属的分界线
D.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补充测绘
E.权属界线测绘是指测定权属界线的走向和界址点的坐标及绘制权属界线图的活动


答案:A,B,C,E
解析:
权属界线是指土地、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上其他附着物权属的分界线。权属界 线测绘是指测定权属界线的走向和界址点的坐标及绘制权属界线图的活动。《测绘法》对权属界线测绘进行了规定,明确测量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变更测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