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 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 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 C、进行达标分析
  • 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量在5dB(A)以上,噪声级增量为3dB(A)~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三级从简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①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②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 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 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③三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分为( )。

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3题:

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第4题:

(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

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的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7~11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答案:A
解析:
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第6题:

某建设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高达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该项目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中的二级评价基本原则为:①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 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确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后,才能开展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
B.在确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后,就可以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C.在完成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基础上,才能完成声环境影响预测
D.在完成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基础上,才能开展新建项目噪声部分工程分析

答案:A,C
解析:
B项,需先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才能确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D项,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新建项目噪声部分工程分析是彼此独立开展的工作,无先后之分。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 ) 。

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的是( )。

A.声环境敏感目标
B.拟建项目声源
C.声环境功能区划
D.主要现状声源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②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调查;③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④现状声源调查。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改建的中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声环境功能区是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1类、2类地区,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1类区指适用于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的地区;2类区指适用于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的地区,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