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前道工序(),才可进入下道

题目

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前道工序(),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 A、完成后
  • B、质量验收合格后
  • C、自检后
  • D、整改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前道工序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答案:对
解析:
前道工序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2题:

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以下要求( )。

A.样板制度
B.重点控制
C.坚持标准
D.挂牌制度
E.质量例会制度

答案:B,C
解析:
2020/2019教材P178
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以下要求:1.预防为主2.重点控制3.坚持标准4.记录完整;

第3题:

推动式生产作业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A、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B、由最后一道工序拉动生产

C、后一道工序决定前道工序应加工的数量、品种

D、前道工序决定后道工序应加工的数量、品种


参考答案:AD

第4题:

看板管理是指()。

A后道工序到前道工序领取零件

B前道工序必须服从后道工序在看板上的要求

C改变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输送物品

D信息的流畅性


B

第5题: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检验的目的是( )。

A. 实施工序过程质量监控
B. 判定工序作业方法是否合理
C. 收集工序质量动态信息
D. 决定是否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答案:D
解析:
目的是通过判断工序施工内容是否合乎设计或是标准要求,决定该工序是否继续进行(转交)或停止。

第6题:

关于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B.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通知建设单位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C.质量验收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按规定程序检查后,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及各项验收标准的要求
D.质量合格的工序经验收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答案:B
解析:
2020教材P272 / 2019教材P269
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工程隐蔽部位经承包人自检确认具备覆盖条件的,承包人应在共同检查前48小时书面通知监理人检查,通知中应载明隐蔽检查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应附有自检记录和必要的检查资料。监理人应按时到场并对隐蔽工程及其施工工艺、材料和工程设备进行检查.经监理人检查确认质量符合隐蔽要求,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承包人才能进行覆盖。

第7题:

工序交接采用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方式,并保存工序饰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答案:对
解析:
工序交接采用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方式,并保存工序饰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第8题: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形成前后交叉作业。()


参考答案:×

第9题:

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以下要求( )。

A、样板制度
B、重点控制
C、坚持标准
D、挂牌制度
E、质量例会制度

答案:B,C
解析:
2018版教材P180
工序作业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以下要求:1. 预防为主2.重点控制3 .坚持标准4 .记录完整;

第10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流水线生产来说,前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就是后道工序的来料要求。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