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验算建筑地基的岩石下卧层强度时,其基底压力扩散角可按()考虑。

题目

当验算建筑地基的岩石下卧层强度时,其基底压力扩散角可按()考虑。()

  • A、15°~20°
  • B、20°~30°
  • C、30°~40°
  • D、35°~4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是(  )。

A.附加压力值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答案:A,B,D
解析:
应力扩散是按一定角度几何扩散计算得到的,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修正,到达规范规定的条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也需要考虑应力扩散,只是扩散角不变。

第2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哪几项表达是错误的?
(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
(B)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 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答案:A,B,D
解析:

第3题:

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下列哪项计算是不需要的()。

A、挡土墙墙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计算

B、挡土墙基础底面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C、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D、挡土墙基底下有软弱下卧层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和地基稳定性验算


参考答案:A

第4题:

基础的软弱下卧层验算中关于压力扩散角θ不正确的说法是()

  • A、θ角与土的性质有关
  • B、θ角与下卧层深度和基底宽度有关
  • C、ES1/ES2压力大小变化时,θ角保持不变
  • D、基底压力增加到一定数值后,θ角迅速减小至最小值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时,有关地基压力扩散角e的变化,()不正确。 Es1及Es2分别表示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

A . ES1/ES2增加时,地基压力扩散角e增加
B . z/bC . ES1/ES2 = 1.0时,说明不存在软弱下卧层,此时取θ=0°
D . z/b>0.5时,e角不变,按z/b = 0.5采用


答案:B,C
解析:

第6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通过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扩散为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越厚,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持力层的压缩模量越高,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大
D.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需要经过宽度修正

答案:A,B
解析:
AB两项正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当持力土层与软弱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Es1/Es2≥3时,假定基底处的附加应力按某一角度向下扩散,并均匀分布在较大面积的软弱下卧土层上。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简化计算: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矩形基础:pz=[lb(pk-pc)]/[(b+2ztanθ)(l+2ztanθ)]
持力层越厚,地基压力扩散角θ越大,tanθ越大,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越小。
C项错误,根据表5.2.7可得,持力层压缩模量越高,压力扩散角θ越大,应力扩散得越快,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越小。
D项错误,根据5.2.7条第1款规定,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

第7题:

当地基持力层下存在较厚的软弱下卧层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减小基础埋置深度,其主要目的包含下列哪些选项?(  )

A、减小地基附加压力
B、减小基础计算沉降量
C、减小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
D、增大地基压力扩散角

答案:C,D
解析:
CD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7条规定,减小基础埋深,使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增大,随着Z的增大,地基压力扩散角增大,上部荷载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减小;AB两项,减小基础埋置深度,对地基附加压力的影响很小,地基附加压力是基础沉降的关键因素,则基础的沉降量也很小。

第8题:

试问,当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对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时,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20
C.140
D.160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条形基础宽2m,基底埋深1.50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0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地层厚度及有关的试验指标如表3-10所示。在软弱下卧层验算时,若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扩散到②层顶面的压力pz最接近( )kPa。

A. 89 B. 107 C. 196 D. 214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7条计算如下:基础底面处自重应力为:pc=yh =20×1. 5 =30kPa;底面处实际压力为:pk = N/b = 350/2 = 175kPa;则条形基础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为:

第10题:

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时,确定地基压力扩散角θ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 A、当Z/b在0.25~0.5之间时,上层土与下层土的压缩模量比值越大应力扩散角越大
  • B、θ角与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与基础宽度b的比值呈线性关系
  • C、当Z/b<0.25时,取θ=0
  • D、当Z/b>0.5时,取Z/b=0.5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