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和萧某是夫妻,其中萧某是聋哑人,二人一直使用手语进行交流。一

题目

赵某和萧某是夫妻,其中萧某是聋哑人,二人一直使用手语进行交流。一天晚上,他们夫妻二人目睹了犯罪嫌疑人李某故意杀人的全过程。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了询问。关于本案的询问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应当单独询问赵某
  • B、应当单独询问萧某,但可以请赵某在现场作为翻译
  • C、应当单独询问萧某,但应当另请懂手语的人在现场对其手语进行翻译
  • D、可以将赵某和萧某传唤到指定的某宾馆进行询问
  • E、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赵某欲毒杀萧某,萧某中毒后,腹痛难忍,赵某见状,顿生悔意,急将解药给萧某服下,并将其送往医院,但萧某因抢救无效仍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D
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在行为人实施完犯罪行为后,要想成立犯罪中止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否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在本案中萧某仍然死亡,犯罪结果还是发生了,故是犯罪既遂,而非犯罪中止。D正确。

第2题:

萧某今年24岁。未婚,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其户V1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向萧某的家人发放烈士证书时,发现萧某从小父母早亡,他和哥哥、妹妹从小由姑姑抚养长大,萧某的姑姑和哥哥都有意愿作为烈士证书的持证人,且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按照相关规定,应由( )持证。

A.萧某的姑姑
B.萧某的哥哥
C.萧某的妹妹
D.为避免矛盾.不发烈士证书

答案:A
解析:
烈士遗属持证人的相关规定。烈士遗属中的持证人由烈士遗属协商确定.协商不通的.按照下列顺序确定持证人: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有多个子女的,由长子女持证。姑姑是刘某的抚养人。按照顺序.萧某的姑姑应作为持证人。故选A。

第3题:

某公司采购员萧某需要携带2万元金额的支票到某市工业区采购样品。支票由王某负责填写,由某公司财务主管加盖了财务章及财务人员印鉴,收款人一栏授权萧某填写。这一切有支票存根上记录为证。萧某持票到某市工业区某私营企业中购买了2万元各类工业样品。该私营企业负责人李某为萧某的朋友,见支票上字迹为萧某所为,于是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萧某帮忙将支票上金额改成22万元用于暂时周转。萧某应允,在改动过程中使用了李某提供的“涂改剂”,故外观不露痕迹。尔后,李某为支付工程款将支票背书给了某建筑工程公司。此事败露后,某公司起诉某建筑工程公司及李某,要求返还多占用的票款。问:本案中萧某的行为在票据法上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A.票据伪造

B.证券诈骗

C.票据变造

D.伪造证券


参考答案:C

第4题:

成年违法行为人王某系聋哑人,在公安机关对其询问时,以下人员中,不能作为王某手语翻译的是()。

  • A、通晓手语的同案人李某
  • B、通晓手语的王父
  • C、通晓手语的聋哑学校老师张某
  • D、通晓手语的本案证人陈某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徐某在个体工商户萧某开办的餐馆吃饭时,因萧某提供的饭菜有质量问题引起食物中毒,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2,000元。现徐某以萧某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审查了萧某提供的营业执照后发现,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萧某的哥哥。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原告徐某选择以萧某为被告还是以其哥哥为被告
B.将本案的被告变更为萧某的哥哥
C.仍以萧某为本案的被告进行审理
D.通知萧某的哥哥参加诉讼,将萧某与其哥哥列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必要共同诉讼。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本案中,营业执照中登记的经营者是萧某的哥哥,实际经营者是萧某,两者不一致,应以萧某与萧某的哥哥为共同被告。

第6题:

【案例一】

某机关职员甲某和乙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赵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甲某的一点小过错,赵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赵某曾追求过甲某之妻乙某而没有结果,甲某认为这是赵某借机报复。

从此,甲某对赵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甲某越是消极怠工,赵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甲某愈发认为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故意过不去。某年某月,赵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甲某以为时机已到,为把赵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乙某商量,捏造赵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赵某把甲某之妻乙某骗至宿舍中实施强奸。周密计划后,夫妻二人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赵某。

【案例思考】

甲某、乙某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15分)


正确答案:
二人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3条的规定,犯诬告陷害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7题:

萧某从外地旅游归来,发现家中被盗,到派出所报案。因距被盗时间较长,萧某未能向民警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对于本案的受理,公安机关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

A.管辖的报案不应当接受
B.向萧某说明其有如实陈述的义务
C.制作笔录由萧某签名或者盖章
D.如萧某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应为其保密

答案:B,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第3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A项错误。
第111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因此选择BCD选项。

第8题:

卫某从伍某处购毒品100克,将其卖给萧某,萧某害怕有假,请其密友、痛君子王某检验,发现是优质米粉,但卫某确实不知是米粉,而认为是毒品。卫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运输毒品罪

D.贩卖毒品罪(未遂)


参考答案:D

第9题:

46岁的赵某在某公司上班,因为企业不景气,工厂一次性给予赵某15万元的工龄买断款。后来赵某和妻子张某离婚,张某要求分割该笔款项,请问该款项是属于夫妻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正确答案: 是夫妻个人财产。《婚姻法》第18条中提到的“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工龄买断款”是属于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的夫妻个人财产。工龄买断款的性质和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也与劳动者的个人身份具有严格、密切的依附关系,是补偿给特定人的,主要是对特定人今后事业、养老、就医等方面的救济、补偿性质,我们认为其应属夫或妻一方的特有专属性财产。

第10题:

赵某欲毒杀萧某,萧某中毒后,腹痛难忍,赵某见状,顿生悔意,急将解药给萧某服下,并将其送往医院,但萧某因抢救无效仍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