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避税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经历的阶段有()。

题目

我国对避税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经历的阶段有()。

  • A、调查研究阶段和试验阶段
  • B、立法阶段
  • C、全面实施阶段
  • D、完善提高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调查报告,不是单纯写的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没做好,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研究工作比写调查报告更重要

B.调查研究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C.调查报告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问题

D.调查报告写不好的人,调查研究工作也做不好


正确答案:B
27.  B  [本题考点] 考查对长句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因为句中说“调查研究工作没做好,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这里不是强调谁更重要,而是前提的问题。正确答案为B。
 

第2题: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

A. 初创阶段
B. 衰退阶段
C. 奠基阶段
D. 消沉阶段
E. 发展完善阶段

答案:A,C,E
解析:
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国外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初创阶段、奠基阶段和发展完善阶段。

第3题:

调查报告,不是单纯写的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没做好,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这段话说明( )。

A.调查研究工作比写调查报告更重要 B.调查研究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C.调查报告不是一个单纯的写的问题 D.调查报告写不好的人,调查研究工作也做不好


正确答案:B

第4题:

国外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研究工作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①第一阶段是1958-1964年,研究自动分类的可能性;
②第二阶段昌1965年-1974年,实行实验性阶段;
③第三阶段是1975~现在,计算机实用阶段。

第5题:

依照时间顺序,调查研究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A近代调查

B现代调查

C当代调查

D近代与现代调查


D

第6题:

税务机关可依法对存在()避税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

A:滥用税收优惠
B:滥用税收协定
C:滥用公司组织形式
D:利用避税港避税
E:合理避税行为

答案:A,B,C,D
解析:
税务机关可依法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1)滥用税收优惠;(2)滥用税收协定;(3)滥用公司组织形式;(4)利用避税港避税;(5)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

第7题:

调查研究工作是指围绕中心工作,针对当前领导关心和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呈交给领导机关或领导人,主要分为( )等阶段的工作。

A.调查准备
B.调查实施
C.调查总结
D.调查反馈

答案:A,B,C
解析:
调查研究工作是指围绕中心工作,针对当前领导关心和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呈交给领导机关或领导人。这是发挥秘书工作参谋、助手职能,直接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一项调查研究均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收尾这三个阶段的工作。

第8题:

调查报告不是单纯写的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做好,用什么样的办法也写不出好的调查报告。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调查研究工作比写调查报告更重要

B.调查研究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C.调查报告写得不好的人,调查研究工作也做不好

D.调查报告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问题


正确答案:B
根据文意可知B对。A无法直接推出;C本末倒置;D不符文意。

第9题:

对问题进行初步定位,这个任务处在问题的()

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观念阶段

D评价阶段


A

第10题:

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经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经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商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