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

题目

针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为()。

  • A、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B、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C、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 D、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 )。

A.通货膨胀率
B.失业率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民生产总值

答案:C
解析:
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
衡量物价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第2题:

针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为()。

  • A、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B、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C、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 D、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D

第3题:

分析我国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


参考答案:一、要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
2019年四个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依次为6.4%、6.2%、6%、6%,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结束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速适度下降是合理和积极的表现,但绝不能持续不断地下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当经济增速较大地偏离均衡增长水平后,会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内生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会进入加速下降的螺旋。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居民、政府财政的收入增速都出现了大体同步的下降;随着各方面收入增速下降,相关的投资、消费需求增速也出现下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高是一个例外,这也体现了政府所独具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能力。
这些数据内在联系的系统性变化特点表明,经济内生性的下行压力确实在积累和增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引起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是需求紧缩不断加强
我国经济增长率自2010年以后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2018年,GDP增速从10.6%下降到6.6%。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基本原因是需求的持续收缩。2010年,我国出口较上年增长31.3%,2016年下降到-7.7%;受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明朗的影响,2017年~2018年出口增速明显回升;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2019年前11个月,出口同比增速又降低到-0.3%。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8.3%,2018年降低到9%,2019年前11个月又降低到8%。无论内需还是外需,其增速均有大幅度下降。这必然会约束生产,导致供给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速持续下降。
三、着力扩大内需,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决胜全面小康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4题:

当宏观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首先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C、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D、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正确答案:B

第5题:

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说明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正确答案: (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回升,某些领域,主要是房地产及上游产业出现了“过热”现象。但当前的经济“过热”,更多地是表现为结构性“过热”。在防止“过热”的同时,应该注意经济还有紧缩的趋势,特别是一般消费品供给能力过剩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2)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评价。针对本轮经济“过热”的特点,政府宏观调控重点主要侧重于对土地和信贷的调控,从源头上控制住投资过热的问题。有关政策出台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资膨胀问题得到有效抑制。但是,房地产业由于投机而造成房价上升、投资增长过快等泡沫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政府最近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特别是加息、提高房地产交易税率等都取得良好效果。当前,中国必须警惕经济紧缩的苗头,在宏观政策运用上,必须更多地进行结构性调控,一方面抑制某些领域的过热,另一方面要刺激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以防止经济紧缩。

第6题: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

A.通货膨胀率
B.失业率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际收支顺差

答案:C
解析:
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第7题:

在通货膨胀时期,某国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来稳定经济形势?()

  • A、出售政府债券。
  • B、降低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 C、降低银行贴现率。
  • D、鼓励更高的税率。

正确答案:A

第8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来实施宏观调控的。


答案:
解析:
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 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分)
当经济呈现 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作了适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2分)
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适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2分)
【命题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200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人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超过两位数增长。然而进人2008年,我国经济出现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回落。这“起一落既是我国经济周期性特征的表现,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关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国家统计局关于CPI和PPI的数据和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网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概括考査我国现今的宏观调控政策,本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第一问主要是根据材料回答我国2008年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磨因,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认真看材料1中的图表以及图表下面的说明,首先明白CPI和PPI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表中曲线的变化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第二问主要是回答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材料2来回答我国政府针对经济领域的变化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9题: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经常波动,对国家及企业的经济行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发行保值贴补债券,这是对()的补偿。

  • A、信用风险
  • B、购买力风险
  • C、经营风险
  • D、财务风险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需求不振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长期宏观经济形势。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