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获得了A产品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了与甲公

题目

甲公司获得了A产品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了与甲公司专利相同的A产品,并大规模生产;丙公司从乙公司处批发购进A产品100箱,并将其中的20箱提供给丁公司办公使用;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对甲公司已经获得A产品的专利一事均不知情。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乙公司的制造行为构成侵权
  • B、丙公司的销售行为构成侵权
  • C、丁公司的使用行为构成侵权
  • D、如果丙公司和丁公司能够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选项属于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是()。

A.甲公同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

B.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同时,乙公司不得再允许其他公司、个人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

C.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双方相互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同时双方均不得允许第三人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

D.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同时,乙公司不得再允许其他公司、个人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甲公司自己也不得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


参考答案:B, C

第2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巴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便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专利侵权民事责任
[解析]<专利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可见,只要未经专利权人授权,任何人都不得实施该专利,包括制造、使用和销售,否则即为侵权,除非符合《专利法》第69条第2项规定的在先使用权。第69条第2款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本题中,乙公司是在甲公司获得专利权之后才研制出相同的镊子,不符合前述不侵权的情形。因此本题中乙的制造行为、丙的销售行为、丁的使用行为均构成侵权。据此,选项ABC均是错误的。
另外,《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由于丙公司和丁医院,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甲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医用镊子,所以只要其能证明产品的合法来源,就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据此,选项D是正确的。在这里要注意丙、丁的行为已经属于侵权行为,只是法律免除了他们的赔偿责任。同时要注意的是,丙和丁的使用和销售行为虽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要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
[陷阱点拨]本题中,乙公司虽然是自行研制出的与甲公司一样的镊子,但根据专利权的排他性质,甲公司既然获得了该镊子的专利权,就享有专有权,可以排除他人的制造、使用、销售行为。

第3题:

甲公司享有对某技术的发明专利权,一年后,乙公司对自己发明的某产品向专利局申请专利权,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但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制造、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享有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十分相似,甲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乙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但被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了乙公司的专利权。同时,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正在大量授权其他公司实施该有争议的专利。甲公司遂向律师事务所咨询,你认为下列哪些意见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B、该诉讼在性质上是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乙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甲公司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乙公司停止有关专利授权行为;

D、如果乙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专利许可合同已履行完毕,则即使乙公司败诉,该判决也不具有溯及力。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李某是甲公司的研究人员,承担了一种冷藏机的研制任务,在研制成功前辞职开办乙公司。辞职近一年时,李某研制成功了该冷藏机,并以乙公司的名义申请并获得了专利。丙公司在李某研制成功之前已经研制出该冷藏机技术并开始生产产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专利权应归甲公司享有,李某享有在专利文件中署名的权利

B.该专利权应归甲公司享有,乙公司享有免费使用权

C.该专利权应归乙公司享有,甲公司享有免费使用权

D.在该专利授权后,丙公司应停止生产该冷藏机


正确答案:A
《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1条规定,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根据法律规定,本题中李某研制的冷藏机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甲公司享有,乙公司不享有该冷藏机的专利权。所以,A项正确,B、C两项错误。《专利法》第63条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故D项错误。所以,选择A项。

第5题:

甲公司获得了一项排水设备的实用新型的专利权,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究出该相同设备,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一家农场丁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获得了此设备的专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够证明其财产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D

第6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本题涉及专利侵权、善意侵权行为问题。甲公司获得新型专利后,乙公司制造、丙公司销售,丁医院使用该专利产品的,均构成侵权行为。但乙、丙、丁均不知道甲已经获得专利,所以其侵权为善意侵权,对于善意侵权中如果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只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故本题答案为D。

第7题:

A公司与B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新式家用空气调节器,双方各自指派甲和乙从事研制工作。新产品研制成功后,A公司和B公司决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在填写申请文件时,发明人一栏应当填写( )。

A.A公司和B公司的名称

B.甲和乙的姓名

C.A公司和B公司的名称或者甲和乙的姓名

D.A公司和B公司的名称以及甲和乙的姓名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发明人的含义。发明人身份属于人身性质的权利,不因为发明创造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而有所改变。就本题而言,A、B两公司是该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这是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问题。发明人身份的权利则不可转让的属于发明人个人,这是人身权的问题。

第8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之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解析:(1) 选项ABC: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乙公司的制造行为、丙的销售行为和丁的使用行为均构成侵权;(2) 选项D:丙和丁如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

第9题:

下列行为中,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为( )。

A.甲公司未征得乙公司的同意,用乙公司的专利方法生产产品

B.甲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自己没有申请过专利的产品上标上乙企业的专利号和专利标记

C.甲企业在乙公司申请专利前已经开始制造与乙的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乙取得专利权后,甲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该产品

D.甲公司作出了一项非职务发明创造,其单位在甲申请专利前即抢先向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


正确答案:C
专利法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专利权侵权。

第10题:

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自动洗衣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乙电器厂未经甲公司同意大量生产和销售与甲公司专利产品结构相同的产品,并在其产品上标注了甲公司的专利号,但乙电器厂产品所用的材料与甲公司不同。乙电器厂的行为:

A: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B:构成假冒他人专利
C:构成冒充专利
D:不侵犯甲公司的任何权利

答案:A,B
解析:
选项A正确,《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因此,凡是具有同样特征、同样结构和同样性能的产品都在产品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因此尽管乙电器厂产品所用的材料与甲公司不同,但其生产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的专利产品结构相同,因此构成侵权。选项B正确,假冒他人专利所假冒的是他人依法取得的有效专利,甲公司的专利是依法取得,乙电器厂未经甲公司许可,在其制造销售的产品上标注甲公司的专利号是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