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有40%的受访家庭感到幸福。其中,10.6%感到

题目

2015年,全国有40%的受访家庭感到幸福。其中,10.6%感到很幸福,29.4%感到比较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政府怎样做才能让群众感觉更幸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解市民家庭存书(不含教材教辅)阅读和共享意愿情况,某市统计局成功访问了18岁以上的常住市民2007人。调查显示,关于家庭存书共享意愿的问题,选择“无条件愿意”“有条件愿意”“不愿意”“不知道/不清楚”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分别是60.8%、15.1%、20.6%、3.5%。



图1 受访市民家庭存书情况



图2 受访市民家庭存书翻阅情况

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有一半以上的受访市民家庭存书不超过100册
B.家庭存书被翻阅10%左右的受访市民不超过100人
C.家庭存书被全部翻阅的受访市民中有人选择“不愿意”共享家庭存书
D.选择“无条件愿意”与选择“不愿意”共享家庭存书的受访市民相差800人以上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代入验证。第二步,A选项,不超过100册的包括50册及以下和51-100册的,占比共计40.1%+25.7%=65.8%>50%。超过一半,正确;B选项,家庭存书被翻阅10%左右的受访市民有2007×3.6%≈72人,不超过100人,正确;C选项,家庭图书被翻阅的市民占40.1%,选择“不愿意”共享家庭存书的占20.6%,两者不一定有交集,错误;D选项,选择“无条件愿意”和“不愿意的”比重上差60.8%-20.6%=40.2%,相差的人数为2007×40.2%≈807>800人,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第2题: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为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站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有531位受访市民“了解”邻居。
B.超过20%的受访市民因感到与邻居“缺乏信任”而对邻里关系“不满意”
C.对邻里关系感到“很满意”的受访市民数不及“比较满意”市民数的三分之一
D.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关系感到“很满意”的超过三分之一

答案:C
解析:
A项:定位文字材料,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55.8%。则对邻居表示“了解”的人数=(951-6)×55.8%≈945×5/9=105出5=525名,错误;
B项:由饼状图可知,因“缺乏信任”而对邻里关系“不满意”的市民占“不满意总数”的比重为20.3%,并非占“受访市民总数”的比重,错误;
C项:定位文字材料,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有邻居”受访市民的88.4%,(“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20.1%<68.3%×1/3≈22.8%,正确;
D项:根据材料,无从得出对邻居表示“了解”与“很满意”之间的关系,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人感到幸福的两大因素是充实与闲适。()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信息的接受者被这样凝视绝对会感到()

  • A、不愉快或紧张
  • B、非常高兴
  • C、生气
  • D、感到幸福

正确答案:A

第5题: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其中,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感到“比较满意”的人数比“很满意”的多多少人?

A.402人
B.455人
C.458人
D.470人

答案:B
解析:
题干所求为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的人数,结合材料所给为总量与占比,可判定本题为现期比重计算问题。定位文字材料,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则感到“比较满意的”人数比“很满意”的多=(951-6)×(68.3%-20.1%)=945×48.2%≈945×(50%-2%+0.2%)≈472-19+2≈455人。?
故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为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站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在感到“满意”的受访市民中,主要原因为“相互谦让,文明礼貌”的受访市民是“彼此照应,感到温暖”受访市民的多少倍?

A.1.6倍
B.1.8倍
C.2.3倍
D.3.1倍

答案:C
解析:
由“…是…的多少倍”,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倍数问题。定位图1,在感到“满意”的受访市民中,主要原因为“相互谦让,文明礼貌”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为37.7%,原因为“彼此照应,感到温暖”所占比重为16.7%,则前者是后者的:37.7%/16.7%≈2.3倍,C项满足。
故正确答案为C。

第7题: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其中,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有531位受访市民“了解”邻居。
B.超过的受访市民因感到与邻居“缺乏信任”而对邻里关系“不满意”
C.对邻里关系感到“很满意”的受访市民数不及“比较满意”市民数的三分之一
D.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关系感到“很满意”的超过三分之一

答案:C
解析:
A项:定位文字材料,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则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名,错误;
B项:由饼状图可知,因“缺乏信任”而对邻里关系“不满意”的市民占“不满意总数”的比重为,并非占“受访市民总数”的比重,错误;
C项:定位文字材料,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有邻居”受访市民的,(“满意”分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和)。,正确;
D项:根据材料,无从得出对邻居表示“了解”与“很满意”之间的关系,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第8题:

家庭和睦会让老人感到幸福,但不包括()。

A.受到尊重

B.感到满足

C.感到悲伤、凄凉

D.感到子女的关爱、关心


正确答案:D

第9题:

2016年某市一次有关市民邻里关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951位市民中,“没有邻居”的有6位。“有邻居”的受访市民中,对邻居表示“了解”的占55.8%(“了解”分“很了解”和“部分了解”,占比分别为26.9%和28.9%),其余的表示“不了解”;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的占88.4%(“满意”分“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分别为20.1%和68.3%),“不满意”的占7.8%,其余不愿表态,其中,对邻里关系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别见图1和图2。


在感到“满意”的受访市民中,主要原因为“相互谦让,文明礼貌”的受访市民是“彼此照应,感到温暖”受访市民的多少倍?

A1.6倍
B1.8倍
C2.3倍
D3.1倍

答案:C
解析:
由“…是…的多少倍”,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倍数问题。定位图1,在感到“满意”的受访市民中,主要原因为“相互谦让,文明礼貌”的受访市民所占比重为,原因为“彼此照应,感到温暖”所占比重为,则前者是后者的:倍,C项满足。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家庭生活必须有经济条件的支持,很多夫妻因经济状况而感到幸福或不幸福,经济条件包括()。


正确答案:经济收入的绝对量;与这一绝对量相关的主观判断;经济支出的安排方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