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江主张“教育神圣”、“教育清高”、“教育中正”和“教育独立”

题目

杨贤江主张“教育神圣”、“教育清高”、“教育中正”和“教育独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杨贤江的两部代表性教育著作是《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A.《新编教育学》 B.《教育学》
C.《新教育大纲》 D.《实用教育学》


答案:C
解析: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第3题:

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 )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徐特立


正确答案:B

第4题:

杨贤江的(),是我国第一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比较系统地阐明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 A、《新教育大纲》
  • B、《教育史ABC》
  • C、《教育学》
  • D、《教育导论》

正确答案:A

第5题:

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批判了教育的各种学说,不包括(  )

A.教育神圣说
B.教育清高说
C.教育独立说
D.教育活动说

答案:D
解析:

第6题:

1922年发表《教育独立议》竭力倡导教育独立运动的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杨贤江


参考答案:A

第7题:

杨贤江是如何论述教育本质的?


答案:
解析:
(1)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同时作为劳 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两者之间并无冲突。因此,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2)杨贤江对教育本质的演变作了具体 分析。 首先,在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 动领域之一”,它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次,私有制度的产生导致教育“变质”, 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其三,未来社会的教 育将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在一个更高形态上的复活”。

第8题: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正确答案:C

第9题:

( )提出"教育独立说”

A.蔡元培
B.杜威
C.梁启超
D.杨贤江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独立”的思想。“教 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 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3月,蔡元培 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 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 中的重要篇章。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 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 于宗教的具体措施。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大致 可以归结为:①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固定的 款项,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作他用;建立独立的 教育会计制度。②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 育的行政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由懂教育的 专业人士主持;教育总长不得因政局的变动而频 繁变动。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 保持稳定,不受政治的干扰,并能自由地编辑、出 版、选用教科书。④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以传 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⑤教育思想独 立。不必依从于某种信仰或观念。因此,本题 选A。

第10题:

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和()。


正确答案:《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