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典型论的三个阶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题目

简述西方典型论的三个阶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949~1988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1988~2001年为第二阶段,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2001年11月进入第三阶段,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第2题:

简述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历史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各自的特点?


正确答案:⑴第一阶段,从产业革命开始至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自由竞争时期。
特点:
①劳资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者的工资、工时、就业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上。
②劳工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工人群众有组织的、阶级的和国际范围的联合进程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③在劳动关系中,资方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劳资矛盾多以激烈对抗和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劳动呈不稳定状态。
④劳动关系的调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在表面自由的背后,立法和政策明显向雇主一方倾斜。
⑵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劳动关系演变进入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特点:
①劳资矛盾的焦点依然如旧,但是矛盾是激烈程度和表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②由于工人罢工斗争的发展和工作组织的广泛建立,导致劳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了劳资矛盾。
③政府调整和改变了劳动关系政策,使劳动关系的调整开始向有序化、法制化方向迈进。
⑶第三阶段,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时期。
特点:
①战争和经济危机极大地影响着这一阶段劳动关系的发展。
②国家的劳动行政管理工作在此阶段得到发展,成为政府宏观调节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
③工业民主化、集体谈判制度和三方制的出现,使协调劳动关系的方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宽泛。
⑷第四阶段,二战以后至今的历史时期。
特点:
①劳动关系焦点仍然集中在工资、工时、劳动条件的改善上,但与此同时,争取广泛的民主参与权也成为劳动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②劳动关系总的趋势是向缓和、合作方向发展。
③国家用以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趋于完备。
④劳动关系的运行方式发展成一种有序的组织行为。

第3题:

简述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
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第4题:

简述西方会议在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


正确答案: 西方国家的议会产生以后,它的发展过程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期:
一、西方议会的建立时期,这个时期的议会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以夺取政治权力、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主要政治任务。
(2)重申启蒙时代所确立的资产阶级国家基本政治原则,包括人民民主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人权等。
(3)会议不断加强权力,完善其内部的各项制度和规则。
二、西方会议的功能调整时期,这个时期的调整主要有以下特征:
(1)议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方受到挑战,其传统的立法功能有所消弱。
(2)随着西方各国行政权力的膨胀,议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
(3)与立法功能的退化相对照,议会的其他功能却日显突出。

第5题: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时期的起止阶段及其至少三个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第一阶段:园林生成期夏商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代表作品为姑苏台、上林苑、建章宫。
第二阶段: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代表作品有华林园、金谷园、兰亭。
第三阶段:园林全盛期隋唐五代(公元589年—960年),代表作品有西苑、平泉庄、辋川别业。
第四阶段:园林成熟前期两宋(公元960年—1279年),代表作品有艮岳、富郑公园、西湖。
第五阶段: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初(公元1279年—1736年),代表作品有西苑、拙政园、畅春园。
第六阶段: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公元1736—1911年),代表作品有颐和园、留园、余荫山房。

第6题:

简述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文字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最早从结绳、契刻、图画文字、陶文(陶符)、甲骨文、金文、玉文和石文等。
(1)结绳: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事件,大事就多结绳,小事就少结绳,打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此来识别事情的大小轻重。
(2)契刻:通过在木板上刻上缺口(符号)来记录事件,缺口刻得深,表示事情重大,刻得浅,表示事情较小。
(3)图画文字:通过图画的方式作为传达信息、宗教活动,记录重大事件的主要方式。
(4)陶文(陶符):陶器就成为了陶文的载体,原始陶器上描绘或刻划的陶文(陶符),也成为了某个原始部落识别性的标志。
(5)甲骨文:刻画在龙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的象形文字,用于占卜、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规定了文字排列的方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这奠定了中文书写以后数千年的基本规范。表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6)金文:刻画在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又可称为“铭文”,文字和青铜器一起成为祭祀用品。初步具有中国文字象形、会意和仿音的特点。
(7)玉文和石文:由文字刻画的不同载体来命名的中国象形、会意和仿音相结合的文字形态。

第7题: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至原始社会晚期:历史上称其为:“构木为巢”时代,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以“减法式挖掘”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穴式”消极建筑文化。
上升为以“加法式搭建”为主要建筑技术的积极建筑文化和居室文明,改进创造了三种住宅形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构成了更为坚固的窝棚,有了粗大木构架;
一种是沿着“庐”式发展演变,像《诗·大雅·绵》所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构成了土窑,由穴居上升为半穴居;一种将“庐”衍化成可以拆卸、迁移的帐篷建筑形制,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基本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创造了有顶盖与四墙结合组成的建筑体,奠定了永久性“定居建筑”技术和“固守稳定”的文化思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进入古代高度文明阶段的标志。

第8题:

简述典型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类型说
(2)个性典型关
(3)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第9题:

简述19世后纪后期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政治学由以研究国家制度为主题,演变为研究全力为主要方向。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又从权力逐渐转变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10题:

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 A、特质论
  • B、行为论
  • C、权变论
  • D、伟人论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