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刻本的总体特点与不足分别是什么?

题目

明刻本的总体特点与不足分别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元代刻本内容上特点。


参考答案:

正经正史、文人别集之外,供市民阶层阅读的医书、类书较宋代更多,还出现了小说、元杂居刻本等;


第2题:

核心课程,综合课程的优点与不足分别是什么?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第一,强调学习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和社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第二,课程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第三,使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核心课程的缺点主要有:第一,课程的范围,顺序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容可能是零散的,琐碎的或肤浅的;第二,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难以保证;第三,内容的无组织性使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还可能背离家长的期望和高校的要求。
综合课程的优点包括:第一,克服了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第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和拓宽了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第三,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合课程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教材编写问题,通晓各学科的人才稀少,教材的编写有一定难度;第二,师资问题,受专业细分的影响,学科教师难以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

第3题:

研究文献的类别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4题:

《水浒传》最早的版本是()

  • A、一百回嘉靖刻本
  • B、天都外臣序本
  • C、容与堂刻本
  • D、袁无涯刻本

正确答案:A

第5题:

元刻本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元刻本版式多黑口,字体多赵(孟頫)体,纸张多皮纸、竹纸,无避讳;写刻皆精,选用底本比较谨慎,尤其是元代各路儒学和书院的刻本,校勘精审、质量较高。在宋本已经亡佚的情况下,元本即成为一书现存的最早的版本。

第6题:

现在理解的善本,一是指清代学者的精校精注本,二是指( )。

A.宋明刻本
B.唐宋刻本
C.元明刻本
D.宋元刻本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家刻本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多有学者、藏书家主持。
二、以流传善本、保存作品为目的,不为获利。
三、往往刻于家塾,常冠以室名。

第8题:

明刻本三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①明初至正德刻本(1506-1521):承袭元代余韵,黑口,赵字。②明嘉靖刻本(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自嘉靖起,刻书风格为之一变,仿宋成为一时风尚。版式:(黑口)→白口,(四周双边)→左右双边,用仿宋字。原样仿刻宋本,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影宋刻本。③万历后期至崇祯刻本(1628-1644):长型字体,白口,有讳字。在版本方面,出现诸多弊病:校勘不精;任意删减,改窜原书;万历以后刻本纸墨转劣。

第9题:

明刻本


正确答案: ①明初至正德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版余韵,多是黑口赵体字
②嘉靖至万历:颇有宋版遗风,变为“白口、方字、仿宋”
③万历后期至崇祯: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讳字较严

第10题:

顺序读写与随机读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所谓顺序读写是指在读写流中的数据时只能按顺序进行。换言之,在读取流中的第n个字节或字符时,必须已经读取了流中的前n-1个字节或字符;同样,在写入了流中n-1个字节或字符后,才能写入第n个字节或字符。顺序读写的缺点是文件中数据的修改比较麻烦。所谓随机读写就是直接从文件的某个指定位置(文件位置指针所确定)开始读或写,而不必读写文件位置指针之前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