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8日,甲与乙合作制作了一部音乐作品。甲于2003年

题目

2003年5月8日,甲与乙合作制作了一部音乐作品。甲于2003年11月15日去世,乙于2004年6月10日去世。根据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该音乐作品的继承人对该音乐作品享有的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的保护期截止日期为()。

  • A、2023年5月8日
  • B、2053年11月15日
  • C、2054年6月10日
  • D、2054年12月31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与乙于1998年登记结婚,甲经常对乙进行毒打,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单位有义务对甲予以劝解、调解

B.公安机关了解到甲对乙有虐待行为后,应当对甲进行行政处罚

C.民警在碰到甲殴打乙时,应当予以制止

D.甲与乙离婚时,乙有权获得赔偿


正确答案:B
《婚姻法》第43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根据这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只有在受害人提出请求的时候才对加害人予以行政处罚。所以本题中只有B项是不正确的。

第2题:

甲创作了一部小说并已发表,乙对该小说改编成盲文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发行,甲认为乙侵犯其著作权,要求乙支付报酬和由此造成的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B.乙应经甲的同意才可改编

C.乙应当向甲支付使用费

D.乙可以不经甲的同意,也不用向甲支付许可使用费


正确答案:D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3题:

甲、乙间签订赠与合同,甲已经将标的物交付于乙。则在何种情况下,甲不可以撤销赠与( )?

A.乙故意伤害甲,致使甲残疾

B.甲赠给乙轿车一部,约定乙在两年内应当负责接送甲之幼子上学,乙未履行该义务

C.甲乙关系恶化

D.乙对甲有扶养义务,乙未履行该义务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乙于1995年4月28日结婚,婚后乙带女儿丙(时年5周岁)与甲共同生活,甲承担了丙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2003年开始,甲与乙产生矛盾,夫妻关系日趋紧张,2005年3月9日,乙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解除与甲的婚姻关系,并要求甲每月支付丙抚养费300元。甲同意离婚,但拒绝继续承担丙的抚育费。问:(1)甲、乙离婚时,甲是否有权请求丙归其抚养(2)甲、乙离婚时,甲是否有拒绝对丙承担抚养义务的权利?


参考答案:无权;可以拒绝。

第5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甲请求乙代理购买一台电视机

B.甲委托乙修理一部机器

C.甲与乙公司签订购买合同

D.甲听说乙中了500万大奖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选项D是不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不具有法律意义。

第6题:

甲画家创作了一幅画,被乙买走,则这一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展览权属于()。

A.甲,甲

B.乙,乙

C.甲,乙

D.乙,甲


参考答案:C

第7题:

甲与乙均于l987年10月1日出生,甲己经工作了,乙在初中读书。2005年8月7日,甲、乙合伙打伤了乙的同学丙,致使丙花去医疗费2万元。丙康复后,于2005年11月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由甲赔偿

B.应当由甲、乙共同赔偿

C.应当由乙的父母和甲共同赔偿

D.应当由甲的父母、乙的父母共同赔偿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不满18岁但在诉讼时已满18岁的责任承担问题。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61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第8题:

甲创作了一部日文小说,乙经甲许可后,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丙希望把该小说改编成剧本()

A.丙应该取得甲的许可

B.丙应该取得乙的许可

C.丙应该取得甲和乙的许可

D.丙应该取得甲或乙的许可


参考答案:C

第9题:

2007年8月8日,甲与乙合作制作了一部音乐作品。甲于2007年11月15日去世,乙于2008年6月10日去世。根据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规定,该音乐作品的继承人对该音乐作品享有的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的权利的保护期截止日期为( )。

A.46607

B.57664

C.57871

D.58075


正确答案:D
解析:合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第10题:

甲、乙合作创作了一部小说,后甲希望出版小说,乙无故拒绝。甲把小说上传至自己博客并保留了乙的署名。丙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设置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可进入甲的博客阅读小说。丁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转载了小说。戊出版社只经过甲的许可就出版了小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侵害了乙的发表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B.丙侵害了甲、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丁向甲、乙寄送了高额报酬,但其行为仍然构成侵权
D.戊出版社侵害了乙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著作财产权和著作权侵权。 《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据此,本题中,甲将小说发表,并且保留乙的署名,没有构成对于乙著作权的侵犯,故A项错误。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文件分享技术等网络服务,主张其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丙在自己的博客中设置了链接,使其他用户能通过此链接进入甲的博客阅读,属于该条所述情形,不构成侵权,故B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2项规定,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丁未经甲、乙许可而直接将二人的作品复制转载,其行为构成侵权,故C项正确。
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两个权利,均是作者享有的财产权的内容。在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乙又没有正当理由,不得阻止甲行使除转让外的其他权利。出版社经过甲的许可出版小说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只是出版获得的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乙,故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