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兴起的背景?

题目

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兴起的背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

A.公共部门战略评价

B.公共部门战略规划

C.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D.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简述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出的背景。


正确答案: (1)人力资源战略性地位的提升
(2)薪酬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
(3)薪酬管理权限和权能的扩大
(4)转变“唯技术论”的薪酬管理

第3题:

简述公共政策学兴起的背景。


参考答案: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第4题:

简述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


正确答案: 1)改革初期。在改革初期,商品短缺,企业着急上项目、铺摊子。
2)市场竞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的成长,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则进入大批量销售时代。这时,最先接受现代营销观念和方法的企业就能盈利和发展。
3)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改革深入(产权改革),更重要的是市场告别了短缺,商品过剩,竞争残酷。企业开始意识到,只有在战略决策上领先的企业在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时代到来了。

第5题:

简述我国公共部门引入战略管理的必然性?


正确答案: A.中国加入WTO以后,这意味着中国公共部门将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在国内,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多变,矛盾冲突加剧,社会危机随时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政府从注重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转向未来的发展管理、风险管理或危机管理(如2003年的SARS)(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的挑战)
B.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对公共部门管理的效益、效率和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公共部门回应公众服务要求的呼声高涨;(效率的要求)
C.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深入以及公共服务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的拓展,公共部门日益面临着重组、合并、民营化、公私竞争、公共部门之间竞争、政府干预范围的缩小等威胁;(政府改革)
D.随着绩效评估在地方的实行,绩效导向的评估与预算挂起钩来,更让公共部门压力重重。
所有这些变化莫测的国内外环境成为公共部门实行战略管理的直接驱动力。(限制性)

第6题:

简述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治理、善治和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在90年代的勃兴有其深刻的原因。它是全球化进程的逻辑结果,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的发展形态,是国际规则有效性的现实要求,是全球公民社会和世界民主潮流的产物。
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条件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全球出现了一场“结社的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在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第三部门研究的权威学者莱斯特·萨拉蒙对“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发生原因作了最精辟的论述,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
1.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 第一个危机是指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其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第二个危机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第三个危机是指“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第四个危机是世界性的环境危机。
2.两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因素为“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第一个革命性因素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发生的全球性的可观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二个革命性因素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发生的通讯革命。

第7题:

战略管理途径在公共部门中不重要。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战略管理途径在公共部门中不重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

  • A、公共部门战略评价
  • B、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 C、公共部门战略规划
  • D、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简述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兴起的原因。


正确答案:第一、流程再造理论带来了公共部门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
第二、出现了促使公共部门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第四、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