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

题目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l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问题(一):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二):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包括()。

A、数学知识传授者

B、数学学习引导者

C、数学课程开发者

D、数学教学组织者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简述如何评价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正确答案:(1)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准确;(2)内容选择是否合理;(3)教学内容分析是否深入、具体,是否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4)是否全面了解学生水平;(5)学法制定是否恰当、是否切合学生实际;(6)教学方法是否已精选,是否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7)课堂中的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精当;(8)教学细节安排是否周密;(9)教具和课件准备是否充分;(10)例题、习题的设计是否精当、贴切

第3题: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认识的主体,但由于双方要达到的目的不问、作用不同、认识的对象不同而形成差异和矛盾,但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2)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如下矛盾:数学的概括抽象性与儿童认知具体形象性的矛盾;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性与儿童认知理解简单化、直观化的矛盾;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性与儿童知识面窄、接触实际生活少的矛盾。
3)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首先,从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远远要落后于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其次,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述与学生真正理解的矛盾。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教师的语言表述与学生的理解水平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1)启发性;(2)趣味性;(3)层次性;(4)感染性。
再次,儿童掌握的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矛盾。儿童接受新知识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序性。(2)直觉性。(3)延时性。

第4题:

“中小学教学中直观手段运用越多,教学效果越好。”这种认识是否正确?结合教学原则的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这种认识不正确。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教师在直观手段的使用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直观材料要有典型性。一般来说,选择直观手段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进行。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③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因此,运用直观手段应考虑多种因素,而且并不是运用得越多,教学效果越好。

第5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则主要是指()。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基础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评价标准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2)全面地把握数学学科的知识(3)准确把握教材(特别是教科书)的新特征,明确其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4)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7题:

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实施能力:①组织教学的能力;②板书的能力;
③反馈调控的能力;④教学监控能力);
(4)教学反思能力。

第8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草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正确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案例中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拆下天平的菔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第9题:

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基本素养外,还应该具备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所特有的数学专业素养,其中包括( )。

A.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

B.全面把握数学学科知识

C.准确把握教材(特别是教科书)的新特征

D.幽默风趣的性格


答案:A,B,C

第10题: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安徽省淮北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千克的认识

3.基本要求:
(1) 让学生感受1千克有多重;
(2) 要求学生掂一掂,拿一拿;
(3) 引导学生感悟数与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辩题目
1.数”与“量”的关系和区别?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