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他曾评

题目

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A、书画相合
  • B、以书入画
  • C、诗文入画
  • D、诗情画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讲作画应以“六法”为标准,后世奉为典范的画论是( )。

A.《论画》
B.《画品》
C.《画山水序》
D.《序画》

答案:B
解析:
B选项,《古画品录》(简称《画品》),讲作画应以“六法”为标准,后世奉为典范。这六法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其中气韵生动是中国千百年来画家和艺评家一直所追求创作的最高指导原则。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顾恺之写出《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有关绘画理论的著作,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论点,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故排除。

C选项,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充分肯定了山水画艺术的美感享受作用,认识到山水画与人物画功能的不同,故排除。

D选项,王微在《序画》中,认为绘画的功能是从观赏表现春秋美景的山水画那里得到精神享受,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2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美术理论家()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A王微

B宗炳

C谢赫

D顾凯之


C

第3题:

“书画等同”是()在绘画上提出的一个重要主张。

A、董其昌

B、郭熙

C、苏轼

D、赵孟頫


参考答案:D

第4题:

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图,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

  • A、六法论
  • B、三远法
  • C、工笔
  • D、写意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一种评画标准,是宋代的()首先提出的,他评论王维“()”


正确答案:诗情画意;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6题:

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


A.南北宗论
B.六法论
C.画山水序
D.写心论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论著。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A项正确。

B项:六法论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画山水序》,南朝,宋宗炳撰山水画论著,虽篇幅不长,但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南宋陈郁在其《藏一话腴论写心》中提出了“写心论”,其曰:“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写之人尤其难也。”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7题:

宋代提倡“士人画”为苏轼;明代提出“文人画”一词为董其昌,并推唐代哪位为文人画始祖?


正确答案: 王维

第8题:

简述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评画“四格”。


参考答案:

一:1逸格,大抵是出于自然,不拘形似,笔简意繁,有意外之趣,不可模仿的作品。2神格:大抵是指形神兼备,妙合自然,能达到化境独成一格的作品。3妙格:大抵是指笔精墨妙,技巧纯熟,合乎规矩法度的作品。4能格是指能表现对象形似的作品
二:黄休复用“四格”说评论唐乾至宋乾德年间在四川的58位画家的作品,把逸格转移在首位,历代多沿为评画标准。


第9题:

苏轼除了文学和书法的巨大声誉,其在绘画上也颇有成就,他在画论上的独到见解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下列艺术美学思想不是他观点的是()。

  • A、书画同源
  • B、诗画一律
  • C、成竹在胸
  • D、绘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苏轼论画著名的题画诗


正确答案: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说衡量画好坏,只看形似如何,那是幼稚的见解。诗人只能状物而不能言志抒情,也不成其为诗人。苏轼反对的是作画、作诗仅仅停留在形似上,不是不要形似,而是强调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