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体会佛陀讲的法依止的深义是什么?

题目

师父体会佛陀讲的法依止的深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佛陀告诫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因为我们佛教界目前一种很错误的导向,很重要!导向去依止一个法师,依止一个大师,这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常常认为一种偶像的崇拜,你看不到法,因此觉得这个问题要指明出来,希望佛教界及所有信众能够回到自依止,法依止上面,这样你的见法解脱才会快。佛陀所讲的法依止,也就是法界依止,要归依法界,不要向心外求法,要以大自然为师,逐渐回归自然,回归到法界来,那才是究竟正确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佛陀对不修四念处的人怎么讲?


正确答案: “则离如实圣法”,就是离开了佛陀所讲的解脱圣道,很可能在方便法上绕圈子。

第2题:

空海师父说,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回到核心,这是在讲什么?


正确答案: 是要我们超越二元对立,只要有自我的存在,都一直在二元对立的那个框框里、永远也跳不出来。
因此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落入二元对立里面,在平常历缘对境时,要有警觉,不要在“顺我则是,逆我则非”的框框里绕而不知道。

第3题:

佛陀出生时说的“唯我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诸法无我吗?


正确答案: 这是由于混淆二谛而引发的问题。
佛教四法印中所说“诸法无我”的“我”,是指一种“单一、永恒不变、主宰”性质的我,是一种无明意识的虚构产物,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抽象”的我。并不是把所有的我都否定了,如果那样,就损坏二谛,堕入断灭空的罪恶深渊了。
佛曾经在很多《本生传》里面讲过,我于往昔在什么时候,当时我是谁等,都提到我,这个世俗谛的我是存在的,是不能否定的,否则佛教基础理论四谛、轮回、成佛都不能成立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唯我独尊”中的“我”就是指这个世俗谛的我。在藏地,能真正分清这两种我的只有宗喀巴大师等少数几个人。

第4题:

空海师父心路历程五点对人生哲理方面有哪些很深的体会?


正确答案: 一是名利的腐蚀性很大,从而实际去参悟为什么世间人看不开名利。从领导与服务中去观察我慢、我是、我能,使其对人生在哲理上有很深的体会。
二是勇于接受挑战,勇于承担。可以从实际的服务人群中,承担中体会到书本学不到的人生哲学,会看到众生的真实面目。
三是觉得该怎么做,凭着我的良心理性去做,至于别人要怎么评论,就随顺因缘,才会慢慢地从八风一吹就动的情况之下超脱出来。如果你很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很在乎别人的评论,几句话就把你打的东倒西歪,怎么能八风吹不动。
四是不要逃避,也不要怕承担。各种境界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可以让我们成长,要坦然面对各种顺逆境界与因缘的考验。
五是对别人的判断与评判、评论、我们要保持一个弹性的空间,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免之的态度,不要急着马上就档掉,也不要因此而困扰,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第5题:

空海师父讲帮世间点一盏明灯,让世间光明普现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并不是说这个世间黑暗,没有太阳,是有太阳,但是众生的智慧眼没有打开,看不到解脱的路,摸不着解脱的门,要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出发,跟有缘的众生广结法缘,以知恩、感恩、报恩、知足惜福回馈这世间。

第6题:

空海师父在叙述自己成长过程、到后来才体会到什么?


正确答案: 经历过很多的因缘,到后来才体会到佛陀要我们去求真求证,不是让你用相信的,而是佛陀跟我们讲实相真理,然后希望大家一定要去求证,这非常重要!不是我佛陀用权威或跟你说我是阿罗汉,你们相信我,百分之百的相信,这样都没用,都不行,不是用相信的啊!

第7题:

佛陀的教诲具备初、中、后哪三善?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佛陀的教诲具备初善、中善、后善,就像《随念三宝经》中所说:不管是哪一个众生,最初如理听闻佛法,就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种下殊胜善根,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此为“初善”(闻);对所听闻的法义抉择思维,将自心的染污和烦恼予以遣除,并直接享受法乐,此为“中善”(思);最后依靠修慧来行持,彻底远离三有,获得殊胜果位,此为“后善”(修)。

第8题: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做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以四念处为依止处,从有依再深入到无依。

第9题:

佛陀讲的法,是属于佛教所专有的吗?


正确答案: 佛陀讲的法,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或宗派,因为这些都属于众生共同的问题,不管信奉任何一个教派,众生都是共同存在这些问题的。

第10题: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即见法,见法即见()。」


正确答案:缘起;佛